近段时间,看着自家院子里被烧伤的槟榔树,乐东黎族自治县抱由镇村民符某着急不已。年前,邻居家施工不小心将符某家种植的42棵槟榔树烧伤,双方一直就赔偿金额达不成共识"我知道闹到法院打官司很不好看,但这已经影响了我家的活计啊。“要不去镇里的法治服务中心看看……"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符某听从村里人的建议,走进抱由镇法治服务中心,找到“包点法官”葛子龙。"符大哥,乡里乡亲的,两家人还得继续处下去,打官司不是唯一选择。”“可以考虑双方协商解决,咱们早点拿钱,抓紧恢复生产。”在葛子龙的开导下,情绪激动的符某连连点头,“和气解决最好。"随后,葛子龙带着调解员刘德明实地勘查,为公平起见,还协商县物价局工作人员到场,最终提出6000元的赔偿价格双方对调解结果都很满意,两家人最终握手言和.
一镇一乡村治服务中心”,是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法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近年来,乐东法院依托人民法庭,整合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资规所、信访、村镇法律顾问等力量,牵头设立乡村法治服务中心试点并逐步推广覆盖全县11个乡镇。同时,建立“一镇一包点法官”创新机制,派出一名法官担任中心副主任,定期到法治服务中心开展接访调解、法治宣传等工作。家口就有法官,有了,说理的地方,很多问题直接被化解,皆大欢喜。2022年底,“候鸟”老人洪某来到乐东法院送上一面锦旗,谈起不久前法官在乡村法治服务中心尽心竭力调解,最终解决其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的事,洪某感慨道。
关口前移,非诉在前,诉讼增量"降"下来了,纠纷预防“实”起来了,数据统计,自2020年以来,乐东11个乡村法治务中心共接待群众1500人次,化解纠纷341起,接到群众打来感谢电话136通。
"乐东县域面积广、人口多,矛盾纠纷集中在乡镇、农村, 这也是我们推进基层治理的突出难题。乐东法院主动作为,提出创建乡镇一级的“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即乡村法治务中心,把司法为民理落实到诉调对接机制,通过法官驻点下沉,直接参与纠纷化解,在源头纠纷中发挥了‘前站’作用。”乐东黎族自治县委政法委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为巩固“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荣誉,近日,乐东法院出台了“为群众办实事”20条举措,着重从窗口建设、诉讼服务、审判办案、执行攻坚、服务大局、阳光司法等六个方面发力,进一步提升全院干警的司法为民服务水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金昌波)
编辑: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