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培养新时代好儿童

2023-11-07 11:18:05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分享:
-标准+

《条例》公布实施座谈会发言摘登④

10月31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公布实施座谈会在京举办。会议总结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经验成就,推动《条例》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促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与会同志结合各自实际进行交流研讨。

全国妇联权益部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近日,《条例》正式公布,并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中华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家庭幸福安宁。出台《条例》,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未成年人成长成才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对于构建系统完备的网络领域未成年人保护法律制度体系,落实部门职责、整合各方面力量,促进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国妇联十分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家庭工作中找准立德树人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儿童权益的守护人、儿童未来的筑梦人。刚刚闭幕的中国妇女十三大提出,促进培养新时代好儿童。坚持全面发展,坚持健康第一。提升家教指导针对性,做好儿童用网的保护和引导,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等工作。《条例》制定过程中,全国妇联先后提出根据未成年人不同年龄段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对网络信息进行分级管理、不得利用网络对未成年人实施猥亵等违法犯罪活动、禁止利用未成年人直播牟利、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网络游戏账号、探索人脸识别技术在网络游戏中的应用等十余条建议,大部分都被采纳。《条例》发布后,全国妇联及时下发学习宣传贯彻通知,要求各地妇联立足职能,发挥团体会员、巾帼志愿者、妇联“法律明白人”等的作用,线上线下多渠道开展普法宣传,扎实做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妇联系统所属媒体对《条例》进行了广泛宣传。《中国妇女报》第一时间发布评论文章,女性之声等公众号发布消息,解读《条例》和立法亮点。

良法善治的实现,需要各方依法履职、共同努力,妇联组织义不容辞。全国妇联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条例》规定的职责任务,着力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将《条例》纳入妇联系统普法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在“巾帼普法”活动中,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律法规和网络安全教育,普及网络知识。充分利用妇联媒体资源和工作平台,持续广泛宣传《条例》出台的重要意义,原则要求、精髓要义,促进提升全社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意识。二是做好儿童用网的保护和引导,帮助监护人提高网络素养。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通过家长学校、家教指导中心、儿童活动中心、家教公益大讲堂等校外教育阵地,加强对《条例》的研究和解读,组织开发科普视频、家长应知应会家教课程,加强相关家教指导服务。联合相关部门常态化开展“六一”庆祝活动、寒暑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作为重要内容,加强引导和教育,助力营造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家庭环境。三是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配合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行动”,整治侵犯未成年人隐私、诱导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引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突出问题。指导基层妇联在常态化走访排查和办理来信来访、接听热线工作中,注意发现侵害未成年人网络权益的线索,及时报告相关职能部门。对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案件,积极配合提供维权服务。与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典型案例和家庭教育指导案例,提高司法机关和妇联组织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能力。

编辑:邢国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