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南太行千山葱茏,万物并秀。
傍晚时分,不少游客来到“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上的浙水驿站“打卡”,游客广场上的警务室仍未“打烊”。
镜头转到陵川县城中心的市民公园,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正安享夏夜的悠然惬意,不远处的“红袖标”巡防队伍不时走过。“老百姓有地方说理,小矛盾有人给化解。”陵川县公安局崇文派出所“夕阳红”调解室里,刚刚因琐事争得面红耳赤的当事人握手言和,向调解员和民警连声道谢……
而此时,位于太行山南麓的山西省晋城市,从乡村振兴一线到城市治理前哨,从重点工程最前沿到转型发展主战场……处处都有公安民警奔忙的身影和奋进的脚步,警民携手、同心同向护航老区振兴的协奏曲也愈发铿锵有力。
“枫”润太行百花开,警民携手创平安。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城市、三次“捧回”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全省公安机关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十一连冠”,“平安晋城”已经成为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做实基层基础,深耕预防警务是平安创建的‘法宝’。”晋城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苏春华说,“把派出所工作置于战略性基础性地位来抓,坚持‘讲政治、担使命、抓落实、创一流’思路,落实主防职责,引深主动警务、预防警务,以突出品牌引领、做实矛盾调解、强化群防群治为落脚点,让新时代‘枫桥之花’开遍太行之巅。”
守正创新推动警务机制改革
“一所一品”释放平安新动能
“王警官,又来下社区啊,天这么热,快喝瓶水。”6月20日,记者跟随阳城县公安局凤城派出所民警王晋军到社区走访,超市老板王大姐一看到他,便热情地迎了上来。
“前几个月我们店里丢了几瓶酒,因价值小没有报案,没想到我的一条朋友圈引起了民警的重视,他们主动询问调查情况,很快就破了案!”王大姐激动地说。
2月5日,凤城派出所民警在工作中发现王大姐在个人社交媒体发布的一则“超市东西被偷”短视频后迅即报告了值班所长。“综合指挥室展开视频追踪、巡逻队开展重点巡防、社区队同步走访调查、案件队快速串并!”指令下达后,“三队一室”快速响应,仅用一周时间就打掉了一个盗窃超市烟酒的犯罪团伙。
“这在过去很难做到。”凤城派出所所长刘勇介绍,凤城镇是阳城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21万人、34个行政村、13个社区和6000余家行业场所,接警量占全县70%,打造县域中心派出所“三队一室”实战警务机制,为他们提升打击防范服务能力提供了坚强保障。
阳城县东60公里的泽州县金村镇重点工程多、流动人口多、治安要素多,丹河新城的快速崛起既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给公安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如何适应新的治安工作形势?金村中心派出所创新警务模式,在倾力打造“红蓝绿金”“四色十二度”警务的基础上,构建了“一所四站四室N元素”梯次警务架构。
“有情况!”5月17日上午,金村中心派出所民警李阳通过综合指挥室监控视频,发现丹河新城某重点工程,有多名可疑人员进入。
“迅速启动快反机制!”多点位警力“一气呵成”,很快成功制止犯罪,将嫌疑人悉数抓获。
“从发现苗头到成功处置,仅用了20分钟,点线面结合的‘大防控’警务架构发挥了重要作用。”金村中心派出所所长王会军告诉记者,他们强化主动警务,着眼警力前置、警情快处,以派出所为主导,在丹河新城、高铁东站、教育园区、客运东站成立4个警务站,提升了区域快处能力,布建4个社区警务室,整合N种平安建设力量,形成了“一所四站四室N元素”的警务架构,实现了辖区警力全覆盖,筑牢了平安基石。
在晋城市城区,“五化大巡防”形成治安“前哨”,巡出成效,防出平安;在高平市,北城派出所探索“三精+三专+三高”警务模式,持续推进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在沁水县端氏镇,端氏派出所结合区位特点,构建“一网两圈三线四域”社会治安防控全息感知体系,“一屏观全镇、一网连全域”,夯实了基层治理数字底座……
“以‘两队一室’警务机制改革为牵引,结合城镇、农村地区实际,因地制宜推进警务模式改革,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警务模式。”晋城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文海潮介绍,晋城市公安机关以开展“一局一品牌、一部门一亮点、一岗位一特色”创建活动为引领,将“枫桥创建”作为加强派出所工作的抓手,围绕“样板引领、全面开花”思路,全域打造派出所工作品牌矩阵,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太行“枫”景品牌,带动全市公安派出所工作整体迈步新台阶。
源头治理拧紧矛盾纠纷链条
“多元化解”构筑预防警务新生态
“今天当着崔警官和调解员的面,我退一步,除损毁外墙的修缮费,其他都不再追究了。”6月20日晚,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耐心调解,一起因私搭电线引发的矛盾纠纷得以快速化解。
“不隔夜,早化解!”71岁的党员王秀锁退休前是一名检察官,现在是陵川县公安局崇文派出所“夕阳红调解室”的资深调解员,调解室成立13年,已从最早的6名退休干部发展到现在的71名,成为覆盖全镇的“夕阳枫情调解联盟”。
“我们在长期探索实践中创新形成了‘依托五大优势’,发挥老干部矛盾调处‘大余热’、贯通‘五级调解’,构建联动化无缝衔接‘大联盟’、精准‘五色分级’,扣紧常态化分色分级‘分流阀’、围绕‘五个层面’,激发全方位基层治理‘新动能’、做实‘五小服务’,打造全链条和谐‘会客厅’的‘五个五’工作法,推动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崇文派出所负责人崔阳介绍,年均调解矛盾纠纷15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得到了群众普遍赞誉。
晋城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支队支队长田波介绍,晋城市公安局高度重视重复警情治理和矛盾纠纷多元排查化解,强力推动“警网融合”“三长会商”,在省内率先建立“三长+N”联动会商机制,大力推动“庭所对接”“民调入所”“律师进所”,加强法治思维在基层治理上的实践应用,有效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涌现出“夕阳枫情调解联盟”“赵树理调解”“老娘舅”“和是金”“太南红都”“鼎言民调”等一大批调解品牌。
“请问张警官在吗?我找他调解个事儿……” 6月20日一大早,沁水县嘉峰镇尉迟村村民老赵主动跑到沁水县公安局嘉峰派出所赵树理调解室请求调解一起占地矛盾。
“‘赵树理’调解室成立5年来,已经成为当地群众最信赖的‘和事佬’,如今辖区群众有了矛盾、产生了纠纷,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来这里调解。”嘉峰派出所所长韩学文介绍,他们将乡土文化融入基层治理,提炼总结出以“‘四理六象’作标尺,‘五先五后’定方法,‘三环七步’走流程”的“赵树理调解”模式,极大提升了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能力。
“强化从源头到末梢的全过程管控,坚持将矛盾化解在源头、将风险遏制在萌芽,全面提升矛盾纠纷苗头预警与事前干预效能,最大限度减少民转刑案件发生。”田波告诉记者,2022年以来,全市共摸排各类矛盾纠纷6391起,化解率达97.3%。
红色驱动打造太行警务团队
“专群联防”擦亮共建共治新“枫”景
“看着这一抹抹‘红袖标’,真的觉得很踏实。”正在沁水县示范初中考场外等候的中考学生家长陈女士连声称赞。
“龙港平安联盟”自2019年成立,已从最初的150人发展到目前的23支队伍4800多人。
“我们把社会各界能释放‘治安能量’的单位和个人都有效地动员了起来。”拾阶而上,“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沁水县公安局龙港中心派出所所长何伟带领记者来到位于派出所二楼的“平安联盟工作室”,通过完善社情民意、问题隐患、矛盾纠纷“八发现八报告”“四处置”工作要求和以情联安、以岗联安、以责联安、以联酬安“四项保障机制”,构建公安引领、全民参与、重点治理的“大平安”格局,打造出了平安善治的“沁水样板”,引领全市“专群联防”工作向纵深开展。
“我的成长离不开这片土地,能为大家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自己也很有成就感。”刚调解完一起“夏收”纠纷的泽州县公安局下村派出所“长河红警”、下村治安主任苗敦政说。
“群众的幸福感就是我们的成就感!”泽州县公安局下村派出所所长赵大勇说,他们不断挖掘太行革命老区红色基因,以党建为引领,以联防促平安,如今活跃在田间地头的1000多名“长河红警”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太行山水甲天下,太行“枫”景美如画。近年来,晋城市公安机关以“5+1”模式培育社区警务团队,专群结合共守平安,培育了城区“凤城蓝卫”、沁水“平安联盟”、泽州“大阳义警”“丹城金警”、北石店“蓝焰义警”等一大批群防群治典型,绘织出新时代“平安晋城”的“幸福安居图”。
编辑:徐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