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网上警民议事厅”工作机制,架起警民互动的“数字”桥,织密民警和千家万户的“云端”网,是安徽公安机关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安徽公安升级版、网络版、创新版的“指尖警务”新模式——由派出所社区警务队(室)按照“一警一群”的方式,建立警民议事微信工作群,由民警担任群主,搭建警民议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平安社区(村)建设平台,将法治宣传、提醒告知、矛盾化解、安全防范等7项工作融入其中。
如今,安徽公安“网上警民议事厅”工作机制,已组建了9178余个警民工作联系群,覆盖373余万社区治安积极分子,全时空、不间断听民声、访民情、聚民力、解难题。
凝聚合力,打造“大共治”模式
聚福家园是合肥市公安局瑶海分局城东派出所辖区的一个回迁小区。前不久,小区群众在警民议事群内反映:小区电动车位太少,停车非常混乱,严重影响居民出行,请民警能够出面给予解决。
民警看到后,立即实地走访附近居民,主动牵线搭桥,协同瑶海区重点局、社区工作人员和相关群众代表召开“柳荫塘社区警民恳谈会”。在群主民警的推动下,各部门齐聚一堂,认真研究了群众提出的问题,并拟定解决方案,报相关部门同意后开始实施,困扰小区居民许久的大难题终于得到解决。
拉近距离搭“连心桥”,警力下沉护“百姓安”。为了丰富问题解决渠道,提高矛盾纠纷化解效率,合肥市公安局凝聚合力,充分发挥民警引领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联动,把辖区社区(村)干部、户管员、合肥义警、楼栋长、街巷长、网格员、物业管理人员、小区业主代表、治安积极分子、“红色小管家”、党代表以及居住户等都“拉进”了“警民议事厅”微信群,还给各个群配备了法官、检查官、律师等共同参与警民议事。
随着警民议事群人员不断壮大,人员构成不断丰富,专业度不断提高,“网上警民议事群”也成为群众工作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多的群众遇到问题时,第一时间想到在群里@民警。
警民联动,安全防范“再提档”
“他说我买了‘百万保障’,一年要扣好几万快的保险费,可我真没买啊……”7月27日,金寨县梅山镇南水村“网上警民议事厅”里,陈女士向民警求助:有“客服”来电通知她,一个月前购买的“百万保障”免费期已过,现在需要支付一年数万元年费,想取消的话就得使用聊天软件屏幕共享后操作。
陈女士立刻想到自己加的“网上警民议事厅”微信群,立即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与群主民警联系。“这是骗子!千万别开视频!”民警致电陈女士,嘱咐她千万不要转账汇款。
“幸好群里就有警察,才能这么快就踩住了‘刹车’!不然就损失大了!”细微毫末不放过,紧盯安全抓常长。通过对微信群里反映的异常情况及时梳理、甄别,“网上警民议事厅”微信群里的民警第一时间对异常情况开展核查,尤其是对那些有可能存在社会治安隐患、安全生产隐患等“矛盾纠纷”“异常报告”信息及时上报,组织警种联动,协同开展快速高效处置。
形式多样,高效互动“添活力”
“我选C!刷单就是诈骗,绝不能信!不能相信‘高酬劳’‘高佣金’等兼职刷单信息!”8月4日晚,张女士在太湖县公安局城西派出所“老城警民议事厅”里踊跃抢答,群里的群友们也讨论热烈,说笑间就学到了不少反诈知识。
为了提高辖区群众的学习反诈知识的积极性,切实增强防骗反诈意识,“城西派出所老城警民议事厅”的群主民警制作了《反诈能力测试》题,在群里进行反诈知识宣传和测试。测试题一推出,群友们热情高涨,踊跃抢答,不少群众顺利完成闯关测试。
用爱听能懂的语言讲防范知识,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做法制宣传。通过键对键,实现面对面,民警与群众你来我往的一问一答,警民交流在“网上警民议事厅”微信群里密切起来。不仅有通俗易懂的法律知识,还有发生在身边的警示案(事)例,真正做到宣传提醒贴近生活,让群众爱看想看、一看就懂,入脑入心、加强防范。
随时随地,服务群众“零时差”
“我妈妈家门口太多蜜蜂了,她都没法出门了!”6月11日下午,铜陵市公安局金社派出所警民议事厅群内,群众胡平向民警王鑫发出了紧急求助。
“我加你微信,你把位置发给我!”接到群众求助,王鑫立刻赶往现场发现,一枚硕大的马蜂窝高悬在房檐下,大量马蜂飞来飞去。这要是蛰一下可不得了!事发紧急,王鑫立即联系辖区消防救援大队,对蜂巢进行药物消杀,在全面排查周边确认无隐患后,王鑫才离开现场。
“@群主,四单元有位老人摔倒了。”
“我在村口马路上看到一个小男孩,像是走失了@群主 ”
“明天最早几点可以到派出所办证件?@群主 ”
……
小小微信群,不仅让群众“有困难找警察”,更是让“找警察不困难”——一条群消息、一次@群主,就能随时随地找到民警,把困难讲清楚,把麻烦理顺畅,把问题解决圆满。
通过这上万个“网上警民议事厅”微信群,织密了警民之间的联系网。“有事可以找警察、随时能够找警察”,有了这个“零距离”“零时差”的畅通渠道,警民议事群日渐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平安群、离不开的放心群,警民联手在“网上警民议事厅”这张云端画布上绘就一幅幅美丽新“枫”景。
编辑:徐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