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郑若骅:建议仲裁法修订统筹国内仲裁与涉外仲裁

2023-10-30 15:48:28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分享:
-标准+

9月6日,中国仲裁周期间最高规格的盛会——2023中国仲裁高峰论坛暨第三届“一带一路”仲裁机构高端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与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以下简称联合国贸法会)共同主办,以“直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的国际仲裁”为主题,就国际仲裁的实践经验和最新成果展开交流对话,展望国际争端解决的未来发展方向。

以下内容是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仲裁员、清华大学法学院国际仲裁与争端解决项目共同主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律政司前司长、贸仲仲裁员郑若骅围绕论坛第二项议题“前沿对话:国际仲裁热点问题的新观察”的主旨发言节选。   

我想谈一下我对于仲裁法中的修订工作的一些个人的看法。关注立法措施,我想大家至少要关注三个非常具有意义的中国的政策,它们会影响到我们应当如何去修订仲裁法。第一,中国制定了明确政策,希望成为国际仲裁中心。第二,政府、司法机关鼓励大家去选用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ADR)、多元争议解决机制。不止是仲裁调解,而且可以调动司法资源去解决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对大家都有利。第三,就是深化改革和开放的政策。这三大政策对仲裁法修订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仲裁法应当怎么改?我想重点强调一点,中国应当制定一种双重或者是二元的制度,有国内仲裁和涉外仲裁,适用不同的法律制度,同时又都在一个仲裁法之下,有不同的章节去规制。

此外,我想谈的是,临时仲裁已经是现存的情况。而且有联合国贸法会的《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以下简称示范法),就可以很容易地去适配到中国的仲裁法当中去。这样,也可以让中国的仲裁法律框架与世界接轨。示范法的优点在于它并不是公约,你可以根据具体的国情去调整适用,具有灵活性和自由度去考虑具体的中国国情。同时,又可以去使用与国际接轨的一些术语、理论、原则、学说。中国是纽约公约的缔约国,适用是比较简单的。我们适用示范法,马上就可以有一个涉外仲裁,让大家可以去用他们所熟悉的示范法去进行在中国的仲裁。

适用示范法,我们需要考虑四个问题:首先,如何界定"国际"或"涉外"的概念。第二,是否允许临时仲裁,以及是否允许外国仲裁机构参与。第三,最重要也是国际社会最关心的,关于示范法的第十六条涉及仲裁庭管辖权的问题。中国方面的实践是,可以去法院挑战仲裁庭的管辖权,也可以申请仲裁机构去判断。如果采用示范法,就能够使得法院的干预最小化。第四,关于示范法第十七条涉及的临时措施问题。在中国,采取临时措施是由法院决定的,这跟示范法做法完全一致。唯一的问题是,是否允许仲裁机构采取临时措施?以上这些是在中国适用示范法的时候需要考虑的。

编辑:李兆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