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Malik R.DAHLAN:仲裁当中的心理学运用

2023-10-24 11:29:25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分享:
-标准+

9月6日,中国仲裁周期间最高规格的盛会——2023中国仲裁高峰论坛暨第三届“一带一路”仲裁机构高端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与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以下简称联合国贸法会)共同主办,以“直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的国际仲裁”为主题,就国际仲裁的实践经验和最新成果展开交流对话,展望国际争端解决的未来发展方向。

以下内容是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国际法与公共政策讲席教授Malik R.DAHLAN围绕论坛第三项议题“未来镜像:变革时代仲裁发展的新趋势”的主旨发言节选。

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从AI到机构变化,我们需要的是智能仲裁,不是AI而是IA。我们需要大规模的变更和转型,从而应对包括金砖国家和“一带一路”国家的仲裁需求。这需要更多考虑我们对争议的文化思考、心理影响以及信息处理。

在案件分析和案例管理的过程中,美国一直在使用各种科技,使用心理分析。但是在国际仲裁领域,这些技术是鲜有运用,很多知名的仲裁员都在迎接新的挑战。2022年12月,埃克森美孚有一个案件,当时有请到了一名心理学家参与到整个的案件,心理学家以一个第三方的公正角度去分析双方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去决定是否应当继续抗辩,还是应当达成和解,帮助他们去找到最有说服力的一种论证的方式,等等。这种心理分析能够有助于在证词准备的过程中去呈现没有任何依据的相应论据,更加细致地分析某一个论点,让论据更加有说服力。

就合同而言,合同一旦已经上传到系统,相应的数据和信息会通过大数据进行处理和管理,仲裁员可以随时调取相应的数据。就卷宗而言,当审查结束以后,最终的查明可以去判断我们所涉及到的信息本身是否是连贯,以及视觉的这些证据是否是有充足的说服力,证据本身的合理性、充足性、清晰性等等是否满足,会为双方当事人指明方向,让他们避免提交完全不必要的材料,而且也能够为仲裁庭提供相应的建议,有助于减轻诉累。

除了数据库,以及对材料本身的这种审理之外,这种虚拟的仲裁员,也就是以数据为基础的仲裁员同时能够帮助我们极大地提高效率。我相信国际仲裁可以通过这些技术交付给用户更好的服务。

编辑:李兆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