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亵渎戍边英烈的博主被判刑,官方发声:侮辱英烈必付出代价

2023-04-25 09:37:16 来源:南方都市报
分享:
-标准+

2021年11月1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皮山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李奇贤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案,经依法公开开庭审理,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南都记者观察发现,自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实施以来,多起侮辱英烈案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案件严判背后是英烈名誉、荣誉保护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

image.png

李奇贤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案,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

侮辱英烈罪入刑八个月以来案件频发

2021年3月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值得一提的是,“辣笔小球”案被写入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这是全国首例侵害英烈名誉、荣誉犯罪案件。

报告指出,“辣笔小球”恶意诋毁贬损卫国戍边英雄官兵,江苏检察机关迅速介入,依法适用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5月31日,网名“辣笔小球”仇某明被判有期徒刑八个月;并责令其通过国内主要门户网站及全国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于3月1日正式实施,侵害英烈的名誉、荣誉罪正式入刑,成为刑法第二百九十九条之一,其中规定,侮辱、诽谤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英烈的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4月3日,北京东城检察院依法决定对美妆博主许某贬损、丑化英烈名誉、荣誉的行为开展立案审查,经主动联系英烈董存瑞的亲属,征询其意见,东城法院于10月12日判处被告人许某犯侵害英烈名誉、荣誉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

9月30日,检察机关依法对旅游博主李奇贤提起公诉,庭审中李奇贤拒不认罪,检察机关依法提出有期徒刑七个月的量刑建议。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后,采纳检察机关的公诉意见和量刑建议,作出上述判决。

10月8日,接群众举报,“网络大V”罗某平在社交平台发布侮辱抗美援朝志愿军英烈的违法言论。日前,海南省三亚市城郊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侵害英烈名誉、荣誉罪对罗某平批准逮捕。

专家:现有英烈名誉法律体系可精准追究刑责

近年来,有网民为了蹭流量、博眼球,不惜越过道德和法律底线,诋毁、侮辱英烈士名誉和荣誉。为保护英烈的姓名权、荣誉权、名誉权、肖像权等权利,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施行。

南都记者了解到,2018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施行,明确当英烈的名誉、荣誉受到侵害时,依照法律由被侵害的英烈的近亲属提起诉讼,没有近亲属或者近亲属不提起诉讼的,检察机关可以依法提起诉讼以保护英烈的名誉和荣誉。

多位业内法学专家分析,保障英烈权益不仅是保障个人权益,更涉及到保障国家与社会的利益。贬损、丑化等行为不仅损害了英烈的个人名誉和荣誉,也在挑战社会公德。刑法作为最后一道法律防线,在行政法、民法及其他法律不能起到效果的时候,只有由刑法作出处罚。因此,侮辱英烈罪入刑能引起社会关注。

如何看待《英雄烈士保护法》和《刑法修正案(十一)》相继施行产生的社会影响?有法学专家认为,英烈名誉、荣誉保护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将侵害英烈名誉、荣誉行为入刑,让英烈近亲属可依法向违法者主张侵权责任,也让公检法机关在处理类似案件时,能够精准地依法追究不法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言论自由是要在社会道德范围内、法律范围内谈言论自由。”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李梁曾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大众在网络发布言论时,应严谨表达自我想法,遇到诋毁、攻击英烈的行为可举报或报警,公安系统将通过捕捉犯罪人或行为人的违法犯罪信息,以正当合法的渠道对行为人进行惩处。

退役军人事务部发声:亵渎英烈精神必付出应有代价

image.png

经查:2021年7月15日,被告人李奇贤在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赛图拉镇康西瓦烈士陵园内,先是踩踏刻有烈士陵园名称的石碑底座,斜倚碑身摆拍后,又到陈祥榕烈士墓前,满脸嬉笑脚踩墓碑底座,用手比作“手枪”状对着烈士墓碑再次摆拍,引发社会公众强烈愤慨,造成恶劣影响。

据公开报道显示,修建于1965年的康西瓦烈士陵园位于喀喇昆仑山腹地,海拔4280米。这里安葬着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牺牲的78名烈士、30名因公牺牲和病故的卫国戍边官兵。2021年9月,被命名为第四批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南都记者从退役军人事务部宣传中心获悉,目前,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康西瓦烈士陵园的2500万元修缮资金已到位。陵园修缮以“戍边英魂,高原丰碑”为主题,已于2021年8月8日启动,纪念碑、纪念广场、纪念馆、悼念馆等主体工程预计于明年上半年竣工。

“侮辱、诋毁英雄烈士,是对民族感情的伤害、是对法治底线的突破、是对核心价值观的侵犯,岂能漠然置之?”退役军人事务部就此强调,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利用网络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社会危害性更大。无论“大V”“小V”,无论以何种方式,侮辱和诽谤英烈名誉、亵渎英烈精神必定付出应有代价,非此不足以弘扬正气、告慰英烈。

编辑:丁月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