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书法遇上法律,会擦出怎样的火花?2020年7月11日,在司法部普法与依法治理局指导下,由法治日报社主办、法报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和北京千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书·法”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书·法”活动旨在为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多开一点脑洞、多花一点心思、多出一点力量、多做一点贡献,引领和推动更多的人拿起笔来学法、写法,在不断“书·法”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法治素养,在全社会弘扬法治精神。
继1600余位书法家参与书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全部1260条法条之后,法治日报社联合自然资源部法规司、自然资源部书画研究会和北京昌平书法家协会,将笔端对准土地管理“一法一条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条 开垦未利用的土地,必须经过科学论证和评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的可开垦的区域内,经依法批准后进行。禁止毁坏森林、草原开垦耕地,禁止围湖造田和侵占江河滩地。
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破坏生态环境开垦、围垦的土地,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还牧、还湖。
【释义】本条是关于开垦未利用土地和退耕还林、还牧、还湖的规定。开垦未利用地的论证和评估,主要是对土地的性能、可利用的经济社会价值、开垦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因素进行科学的论证评估。具备较高开垦价值,不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经依法批准后,可组织开垦,不具备开垦价值的,或者对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的,不应开垦。开垦未利用地应坚持耕地保护与生态建设相统筹的原则,不得对林地、草原、江河湖滩地等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已经造成破坏的,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还牧、还湖。
——自然资源部法规司 马骁骏
兰才兴,福建省顺昌县自然资源局干部。
编辑:刘策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