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利民
为进一步强化社区矫正对象法治意识、疏解心理障碍,近日,四川广元监狱联合剑阁县司法局开展“法治宣传公益行暨心理疏导”活动。活动以“法治+心理”双轨并进的创新模式,为特殊群体搭建起教育矫正的“双向桥梁”,在传递法律威严的同时,更注入人文关怀的温度。
活动现场,有着多年监狱一线工作经验的退休民警姜鸿英以“银发筑心桥 关爱助新生”为主题,开启了一场“走心”的心理辅导课。她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等法律条文,用“拉家常”的方式解析盗窃、故意伤害等常见犯罪类型及法律后果,让晦涩的法条化作“耳边提醒”。针对社区矫正对象普遍存在的自卑、焦虑、迷茫等心理状态,姜老师现场传授“情绪管理二步法”——先通过记录情绪日记识别负面情绪来源,再用深呼吸、积极心理暗示等方法疏导;更分享“社会融入小技巧”,如主动参与社区志愿活动、从小事建立人际信任等,引导大家用行动打破“自我设限”。在温馨的互动环节,姜老师针对个别社区矫正对象提出的就业压力、家庭关系修复等困惑,进行一对一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制定心理调适计划。
“自由的珍贵,只有失去过才懂珍惜。”广元监狱教育改造科三级高级警长刘光明的警示发言,让现场气氛为之一振。他以多起真实案例为镜:有因缓刑期间酒驾被收监的青年,更有因家庭矛盾激化暴力伤人的中年人……“每一次重新犯罪,毁掉的不仅是自己的人生,更是几个家庭的希望。”刘警官的话如重锤击鼓,让在场人员陷入沉思。
“这次讲座让我深刻认识到法律的威严,心理辅导也解开了我心里的疙瘩。”社区矫正对象罗某感慨道。参与活动的社区矫正对象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严格遵守社区矫正相关规定,以积极心态面对生活,用实际行动重塑人生。
此次“法治+心理”的融合教育,不仅是一次法律知识的“补给站”、心理压力的“疏导阀”,更搭建起特殊群体与社会的“连心桥”。正如剑阁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所言:“社区矫正的终极目标,是让‘迷途者’真正归心。我们既要用法治的刚性划定行为边界,更要用心理疏导的柔性滋养心灵土壤。”当法治的警钟与心灵的暖光交织,照见的不仅是个体的新生之路,更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温度与智慧。下一步剑阁县司法局将大力开展社区矫正对象心理辅导课,针对重点人群定制“一对一”心理疏导方案,以教育矫正为笔,以人文关怀为墨,书写“宽严相济、罚教结合”的法治新篇章。
编辑:牛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