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利民 通讯员 张驰 詹波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蒲江法院执行局成功执结两件民间借贷纠纷,被执行人当场履行完毕,真正实质化解纠纷,赢得了当事人的高度认可。
2022年,何某因拖欠赵某15.6万元、周某3.8万元借款未还,被分别诉至蒲江法院。经法院主持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然而约定期满后何某仍未履行还款义务,赵某、周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通过查控系统发现何某名下暂无可供执行财产。秉持“善意执行”理念,法官多次沟通,采取“背对背”调解方式分别与双方协调:向何某释明拒不履行将面临纳入失信名单、司法拘留等强制措施;向申请人解释被执行人实际经济状况;促成何某承诺2025年4月1日前还清欠款。
2025年4月约定期至,何某仍未履约。执行法官了解到何某家里近日已售卖柑橘,立即传唤何某到院,告诫其拒不履行法定义务将面临的严重法律后果。经法官的耐心释法,何某终于认识到问题严重性,紧急联系家属筹措资金,通过“现金支付+银行转账”方式,当场履行完毕。
考虑到双方系多年好友,执行法官专门设置“解心结”环节:引导何某诚恳致歉,说明经济困难原委;帮助申请人理解执行过程难点;促成双方握手言和,修复破损友情。
法官提醒:法院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拒不履行将面临限制消费、司法拘留甚至刑事追责。经济困难可主动协商分期履行方案。
近年来,蒲江法院始终秉持司法为民理念,加大执行力度,力求做到“案结事了人和”,让执行工作既有力度更有温度,让司法的温暖真正直抵民心。
编辑:牛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