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四川蒲江法院:圆满解决“分家”与“产权制度”的矛盾纠纷

2025-02-24 16:12:56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利民 通讯员 江黎

当传统分家协议遇上现代产权制度,离婚后的“我”能否获得承包地的财产分配?近日,四川省成都市蒲江法院经过积极调解,成功化解了一起因分家和产权制度带来的家庭纠纷,这场“剪不断理还乱”的案件最终得到圆满化解。

何某与王某甲原系夫妻关系,王某某为二人之子,王某乙系王某甲之弟。2009年,王某甲一家共同承包了位于原蒲江县西来镇某村的10.04亩土地,并取得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何某与王某甲离婚后,因修建集中居住小区,案涉土地被部分征收。此前,王某甲与王某乙曾签署过分家协议,村委会在征求二人意见后,将土地补偿款支付给了王某乙。之后,何某与王某某多次向王某乙主张权利,但经多次调解均无果。无奈之下,何某与王某某选择通过诉讼方式解决该纠纷。

经询问各方当事人及当地村委会后,蒲江法院承办法官查明得知案涉土地确由王某甲、何某、王某某家庭承包,但王某甲和王某乙多年前就签署过分家协议,将兄弟二人及父母的土地做了分割,案涉被征收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虽归属于王某甲一家,但多年来实际由王某乙一家种植并获益。王某甲与何某离婚后多年,兄弟俩也从未因土地发生纠纷,直至土地被征收产生征地补偿,具备分割条件。

为妥善化解纠纷,承办法官将调解作为处理本案的首要方式,结合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事实,兼顾分家协议的合同精神,通过“背对背”调解及在线调解,充分让王某乙夫妇认识到分家协议并不能对抗基于承包合同颁发的权利证书,原告的主张具有合法性。后又通过线上调解方式说服不能到场的王某甲,最终各方均同意在第二轮土地承包结束前不再就此进行争执,王某乙将何某和王某某应得的份额支付给二人。至此,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法官提醒:离婚后财产纠纷属于婚姻家庭纠纷下的独立案由,夫妻共有财产制属于共同共有的一种形式。离婚后共有基础丧失,权利人依法享有分割共有物的请求权,该权利不受诉讼时效限制。但离婚时分割过财产,离婚后请求再次分割的,受三年诉讼时效的限制。另外分家协议作为民事合同,不能产生设立和变更不动产用益物权的效果。

链接:法律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一)一方的婚前财产;(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第一千零九十二条 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八十四条 当事人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发现之日起计算。


编辑:牛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