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利民
除夕的烟火还未散尽,四川省会东县人民法院执行局的警灯已划破凌晨的寒夜。当千家万户沉浸在团圆的喜悦中时,一群“司法守夜人”正以雷霆之势奔走在街头巷尾,用行动兑现“365天24小时”执行110的承诺。春节假期,会东法院执行局出警40余次、拘传到位18人、共促成执行和解12件、司法拘留5人,执行完毕4件,16万元真金白银在年关前后送到了申请人的手中。
深夜执行,“老赖”成功到案
“法官,我看到聂某某了!他在烧烤店吃烧烤!”1月29日22点,一通紧急举报电话打进了执行指挥中心。此前,拖欠朱某某欠款的聂某某常年在外“躲猫猫”,一直未有踪迹,此次一现身,执行干警便迅速集结,冒着寒风驱车赶往聂某某所在的烧烤店。
“你们过年都不休息?!”面对突然“拜年”的执行干警,聂某某惊愕不已。执行法官一边出示法律文书,一边严肃告诫:“你的朋友都是相信你才会借钱给你,你不还钱,他们的年怎么过?”最终,聂某某被拘传至法院,在调解室内,经过执行法官释法说理,聂某某迫于压力当场支付了拖欠的两万五千元借款,剩余款项与申请人达成和解协议。
这场从春节“烧烤”饭桌旁到法院调解室的“跨年执行”,成为会东法院“春节攻坚”的缩影。
“破冰行动”,兼具铁腕与温情
“法官,我愿意分期还款,但家里确实还存在生活困难……”面对被执行人刘某某的困境,执行法官没有机械办案,他多次联系刘某某家中核实情况,并组织双方调解。最终,申请执行人被刘某某的诚意打动,同意刘某某先给付一万元欠款,剩余款项每个月分期履行,刘某某也承诺会立即筹措资金努力还上所欠款项。
春节期间的执行并非一味“亮剑”。对于有履行意愿但暂时困难的当事人,法官们化身“调解员”,在法与情之间寻找平衡点,每份和解协议的背后,是司法温度与力度的交融。
凌晨突击,开展“围堵”专项行动
“以为过年法院会‘松口气’,没想到撞枪口上了!”1月28日除夕凌晨,长期逃避执行的许某某在村内被堵个正着。面对“从天而降”的执行干警,他懊悔地低下了头。
针对部分被执行人节前躲、节中逃避执行的侥幸心理,会东法院提前摸排线索,开展“凌晨猎赖”“酒桌围堵”等专项行动。40余次出警中,有在饭桌上带走“老赖”的闪电出击,也有在申请执行人陪同下拦截车辆的精准布控。5名态度强硬的被执行人被司法拘留,18人被拘传后当场履行或制定还款计划。
“群众过节,执行过关!”会东法院执行局局长陈捷表示,此次行动依托“执行110”快速反应机制,组建3个行动组轮班值守,通过“线上查控+线下突袭”“释法明理+强制威慑”的组合拳,让失信者无处遁形。
万家灯火中,警灯依旧闪烁。会东法院用“春节不打烊”的坚守,写下了一份司法为民的“敬业福”,更让公平正义在年味中愈发滚烫。
编辑:牛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