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民警夏仲:做百姓“舌尖安全”的守护者

2025-01-10 14:09:37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利民 通讯员 郑丽霞 陈奕兴

夏仲是四川省眉山市公安局东坡区分局食药环森知犯罪侦查大队民警。从警以来,夏仲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1次,获个人嘉奖4次等。从警10余载,夏仲从警察的“愣头青”变成基层公安战线一名“老兵”,在打击犯罪、服务群众、执行勤务等业务方面都不在话下。

自加入食药环森知犯罪大队以,面对新的领域,新的挑战,夏仲不忘初心,埋头钻研业务知识,解锁新的技能。食药环森知领域涉及食品、药品、环境保护、森林(矿产资源)、知识产权等六个方面,各条线涉及很多专业的行政知识,为了更深入学习,夏仲从借阅书籍到上网查询,从虚心请教到研究探讨,通过孜孜不倦的钻研琢磨,从一个“门外汉”逐渐成长为“行家能手”。

食药环森知领域的犯罪多为商业化,呈链条式结构,前期侦查工作极为重要,需要花费极大的心血。2022年4月,公安机关从眉山市生态环境局接到一条关于非法收购、处置危险废物废机油的线索,夏仲主动请缨,担任专案组主办侦查员。

为了顺利跨出第一步,夏仲带领专案组人员不辞艰辛走访各大汽修店。“最开始我们像无头苍蝇,只能从基础的摸排下手,为捕捉嫌疑人的蛛丝马迹,只能实地蹲守,大多交易时间在深夜两、三点,没办法只能咬牙坚持。”夏仲说道。

最终,夏仲和同事们历经两、三个月的走访调查、实地蹲守和数据分析等手段,以废机油的去向为主线,准确锁定盘踞在川渝两地的一条非法收购、处置废机油的灰色产业链条,辗转重庆、成都、绵阳等地,成功侦破“游某等人涉嫌污染环境案”,先后捣毁废机油处置点3处,抓获犯罪嫌疑人40余名。该案被公安部、省检察院、环保厅三部门挂牌督办。

案件虽已告破,但夏仲凭着敏锐的直觉,发现部分废机油流入润滑油加工作坊,多半存在一定的猫腻。经过走访发现,成都金牛区、新都区等地的加工作坊利用废机油生产、销售长城、昆仑等知名品牌润滑油。历经三个月的不懈努力,相继成功破获厅督案件“3.29假冒注册商标案”和“10.24假冒注册商标案”,捣毁制售假窝点2处,抓获犯罪嫌疑人30余名。

“警官,我怀疑我在网上买到了假酒……”今年3月,眉山市公安局东坡区分局接到群众李某报案称自己网购被骗,接警后,东坡区公安局立即成立专案组,对本案开展侦查研判。网络集团犯罪形势越发严峻,夏仲担任主办侦查员,根据物流信息剥茧抽丝,先后六次前往发货地贵州贵阳市、仁怀市进行实地勘察,结合资金流等数据分析,成功锁定一条集材、产、销的犯罪链条。“因为异地办案,客观条件受限,侦查难度极大。”夏仲表示。

功夫不负有心人,6月24日,夏仲和同事们在贵阳市、仁怀市同时收网,成功侦破“3.6假冒注册商标(白酒)案”。捣毁制售假冒茅台酒水窝点2个,包材商3家,仓储窝点6处,抓获犯罪嫌疑人30余名,涉金额1800余万元。

“很多假酒都是采用劣质的基酒灌装名酒,外观足以以假乱真,且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因此销售者多抱着贪小便宜的思想上当受骗。但出于生命健康考虑,建议通过正规渠道进行购买,并通过二维码等信息仔细核实其真假。”夏仲表示。

自2022年在食药环森知犯罪侦查大队工作以来,夏仲共参与办理刑事案件20余件,部督案件2起,厅督案件3起。其中“杨某涉嫌销售伪劣产品(燃气灶)案”“游某等人涉嫌污染环境案”“3.29假冒注册商标(润滑油)案”“10.24假冒注册商标(润滑油)案”“3.6假冒注册商标(白酒)案”“王某涉嫌销售伪劣产品(驼奶粉)案”都极具影响力。

食药环森知工作任重而道远,夏仲的脚步愈加坚定,短短两年的时间,在守护人间烟火这条道路上踏浪前行,交出了一份骄人实在的业绩单。他说:“今后,我将继续立足本职岗位,勤勤恳恳捍卫‘舌尖安全’,百折不挠守护‘碧水蓝天’,筑牢人民生活健康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编辑:牛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