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四川郫都:疏堵结合 破解小区非机动车治理难题

2024-11-19 14:06:48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利民

优美整洁、井然有序,是如今走进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犀浦街道西区花园小区最直观的感受——“家园”似花园,步道覆满绿荫。很难想象仅仅在一年前,该居民区楼道口无序停放非机动车,让居民的回家路变成“华容道”……

“咱们小区原本有7处非机动车停车棚,但是因为常年未加维护,停车棚都比较陈旧,有的顶棚破裂、门口失修,出入都很不方便。部分停车棚还没法充电,所以很多人不愿意把车停到车棚内……”西区花园党总支书记许家琴介绍道。

考虑到非机动车乱停放既影响居住环境,又存在安全隐患,西区花园党总支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监委会“三驾马车”作用,疏堵结合破解非机动车治理难题。

盘活闲置资源,疏通停车充电难点

原有停车棚破旧、充电不便,居民停放意愿低。要在堵住安全隐患的同时兼顾居民安全充电需求,只有解决了居民充电、停车的实际问题,才能够让居民积极配合,那么如何盘活闲置停车棚便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为此,小区搭建协商平台,集民智、汇众力,坚持“少花钱,多办事”,对小区现有的7个非机动车棚进行升级改造。安全方面,小区完善非机动车停车棚防火防盗配置,增加了消防灭火及监控设备,实现全方位 24小时监控覆盖,同时,还购买了火灾相关财产及责任保险,加强了消防安全保障。

“充电停放都安全方便了,拉线充电、乱停放的现象少,我们用着放心、看着也舒心。”小区居民满意地说道。 

完善制度机制,确保管理常态长效

非机动车的“家”建好了,如何让小区居民自觉遵守“家规”呢?为了实现非机动车管理的规范化、长效化,小区以楼栋长为基础,组建起一支“法律明白人”队伍负责民意收集和政策法规宣传。法律明白人前期充分调研,听取居民的需求和意见,为制定《西区花园非机动车管理规约》(以下简称《规约》)打下坚实群众基础,并以楼栋为单位宣传和发动表决,顺利助推小区业主全体表决通过《规约》。

部分非机动车主为了自己方便,依然乱停乱放、飞线充电怎么办?如何“堵”住安全隐患呢?《规约》在小区义务法律顾问的指导下,针对这些问题制定了涉及停放位置、充电管理等多项配套措施。由业主大会授权物业服务,物业管理方可将乱停放、私拉飞线充电的非机动车进行移车或上锁方式处理,针对违规行为建立档案、登记存档,5次以上违规非机动车,将报公安交管部门处理。

此外,《规约》还规定小区内的非机动车实施车辆登记和贴标制度。对小区内的所有非机动车进行登记造册,粘贴带有西区花园专属标志和唯一编号的标牌,避免非西区花园居民的非机动车进入小区,乱停乱放,破坏小区秩序。

如今,小区的7个非机动车停车棚均完成了便民升级改建,当自治共治形成的方案成为现实,小区的非机动车主们纷纷将非机动车停入了新“家”。“回家的路安全通畅了,心情也舒畅了。”看着家门口的变化,居民们由衷地感慨道。


编辑:牛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