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泸桥派出所:传承泸定桥精神,“红桥警务”让胜利桥成为幸福桥

2024-11-04 16:39:1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我14岁就参军,誓死保家卫国!这枚勋章是我在藏民团参加平叛剿匪战斗中冒着枪林弹雨获得的。我要感党恩、听党话、一辈子跟党走!”近日,在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前,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公安局泸桥派出所专门组织青年民警聆听曾任道孚县公安局长的86岁熊志荣老人横刀跃马纵横天地间的传奇故事,带给他们最真的感动和最强的感召。据悉,这是泸定县公安局当下深耕“忠诚警务”的一个缩影,只为锻造对党绝对忠诚的红城卫士。

岁月无痕,忠诚有迹。坐落在红色名城的泸定县公安局泸桥派出所始建于1983年,位于泸定县泸桥镇赤水路21号,与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隔路相望。藏族、彝族、蒙古族、土家族、黎族、回族、苗族、白族、羌族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生活。近年来,日复一日汲取奋进力量的泸桥派出所,在红色基因沁润之地,立足于深耕“红桥警务”,忠诚履职为民,助力换来了当下“红城绿谷•康养泸定”的声名远播,并多次荣立集体二等功、集体三等功、“全省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等殊荣,不负雪山下的铮铮誓言。

薪火相传 “忠诚警务”凝聚向心力

“大渡桥横铁索寒”,写的是红军飞夺泸定桥的英勇。在这片红色沃土的滋养下,作为甘孜公安“忠诚警务”示范所队的泸桥派出所坚持党建引领,汲取红色革命资源养分。每逢新警报到日、烈士纪念日等重要节点,派出所都会组织民辅警走进“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忠诚教育,接受思想上的洗礼,进一步筑牢红城卫士对党绝对忠诚的终生信仰。与此同时,在“雪域先锋”党建品牌引领下,积极开展“六型”党支部创建活动,设立党员先锋岗、每月之星和学雷锋志愿服务小分队,全力锻造忠诚警队、先锋警队、满意警队、爱民警队和担当警队。

走过的都是岁月,留下的都是忠诚。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精神,穿透八十九年风霜雪雨,成为“红城卫士”心上熠熠生辉的“旗帜”。1989年就到泸桥派出所工作,在七十年大庆安保后退休的孟康林告诉我们:“那个时候,泸桥派出所要管三乡一镇(泸桥镇、烹坝乡、岚安乡、田坝乡),所里只有一辆偏三轮。到岚安没有公路,全部是走路。出警时,从沙湾过河到余家庄子,把车子停在沙湾,过河走山路,到岚安爬山要走2个多小时,但没有怨言。”从泸桥派出所走出的优秀共产党员胡德仁,六级伤残被摘除了脾脏的他克服扎根高原,拖着病体同样参与派出所值班守夜、巡逻;雷厉风行的张莉,于2011年至2015年担任派出所副教导员、教导员、应急处突大队长,是全州为数不多的城区派出所教导员。特别是近两年多时间里,在所长空缺的情况下,她顶住压力,迎难而上,不畏强权,公平正道,敢拼有爱,在泸定桥畔书写了巾帼不让须眉的佳话,后提拔至政工科长。她说,当时她深感疲惫、最无助、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想想红军长征二万五就释然了;“要想散布阳光到别人心中,先得自己心中有阳光!”作为泸桥派出所第七任所长的周涛,从争创全州首个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冷碛派出所走出来的他,虽然已身兼局党委委员,还是一如往常的几乎以派出所为家,一心扑在工作岗位上,45岁的他两鬓早已斑白,将派出所带出了全州执法规范化标兵单位 ……时光荏苒,而今的泸桥派出所民警辅警追寻着先辈们的红色足迹,薪火相传,扛起如山的使命,让“忠诚警务”之花在泸桥的每一个角落绽放。

“爷爷为了新中国来到泸定,我生在泸定长在泸定,我想像祖辈一样守护这里的平安!”在红城泸定,不仅流传着“13根铁索扛起一个共和国”的红色传奇,更有红色意志的代代传承。从泸桥派出所走出来的王旋就是其中一脉相承的亲历者。2009年参加工作就在泸桥派出所,从小听着飞夺泸定桥故事长大的他,深知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把最美的青春年华奉献在泸桥派出所。他还有个哥哥,叫王凯。“凯旋”,是他们的爷爷——山西南下红军战士王布义取的,就是希望后辈们传承先辈革命意志,处处冲锋在前,事事都能像优秀的战士一样凯旋,守护这一份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美好。当时,正值泸定水电开发的高峰时期,初为警的王旋成功经受住了大考,很快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现如今,从派出所转战至禁毒战场成长为大队长的王旋,秉承在泸桥派出所铸就的优良传统和融入血脉里的红色基因,致力于天下无毒,带队奔走于挚爱的禁毒战场,守护好了这一片净土,不负爷爷的期许和人民的重托。

民生为重 红桥警务打造“幸福泸桥”金名片

泸定桥,昔日胜利桥,今日幸福桥。山河无恙、烟火寻常,这是飞夺泸定桥22勇士的眺望,也是引领泸桥派出所全体警员奋斗的“灯塔”。

“在这里,‘枫桥就是新时代的‘泸定桥,一座平安桥、致富桥。而泸桥派出所,就如桥上的卫兵,日夜伫立守望。”民之所愿,吾之所往。2003年入警,曾获全州“十大雪域卫士”提名奖的泸桥派出所所长周涛深知,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针对辖区地广人多、治安复杂、防范薄弱等特点,依托县局“红桥警务”警务品牌理念,泸桥派出所在深耕善治新时代“枫桥”精神引领下构建“平安桥”,将一村(社区)一民警一辅警的制度(“三个一”制度),将社区民警辅警的责任落实到人,并组建“红城义警”联合巡防队,推出“警地融合、警民融合”机制,发挥巡防队“人熟、地熟”的优势,做到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逐渐形成高效、成熟的城区警务团队。有力实现矛盾纠纷、案事件快办快处,得到辖区老百姓认可和高度赞扬。

如今的泸桥镇有市井人情,更有烟火风景。特别是自从城区泸园、龙吟半岛步游道的“潮汐市场”开设以来,每天早晚近400个点位开摊售卖,行人如织,很是热闹。泸桥派出所根据实际,探索建立“潮汐勤务”工作机制,通过加大对“潮汐市场”的巡逻密度和服务力度,让“潮汐市场”越来越兴旺,处处可见烟火气下的民心微笑。

不断释放“忠诚红利”,拓宽各类服务渠道,全力打通精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泸桥派出所积极开设“微户政”业务,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实现业务咨询、资料预审、时间预约、网络办理、快递服务等户籍办理业务,真正做到让群众“只跑一次办好事”。同时,围绕特殊困难群体,将服务前移,积极推行预约、上门服务,并主动为老、弱、病、残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措施。

一枝一叶总关情,为民服务在于心。泸桥派出所办证大厅门前,辅警姜泽涛俯身背起坐轮椅的老人跑完所有办证流程;泸定桥畔,副所长史进在冬季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救下跳河轻生者;一路之隔的成武小学门前,指导员刘彬与交警大队“微笑天使”刘格芦一起指挥交通、守护孩童平安……泸定桥为证,泸桥派出所民辅警用真心为群众服务,留下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画面。

群众的微笑,就是对泸桥派出所最大的表彰。泸桥派出所不断继承着红色基因,赓续着红色血脉,传承着红色精神,在“泸水青山”中搭建新时代“平安桥”,让泸定桥这座胜利桥,成为新时代群众的幸福桥。(王浩臣 杨志军 文/图)

编辑:牛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