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利民 通讯员 孙敏婕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人民法院寿安法庭充分发挥调解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开展庭前调解,高效化解一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
据了解,该案当事人周某是一名河南司机,2022年,他到蒲江县某果业有限公司运输水果,李某未经该果业公司同意擅自驾驶公司的叉车,意外将周某的左足压伤。因伤情严重,周某辗转四川、河南、北京多次住院治疗,产生了高额医疗费、交通费、护理费等费用。经鉴定,周某的伤残等级为三处十级伤残,果业公司、李某仅垫付了部分费用后,不再支付相关费用,周某便将果业公司、李某起诉至法院,要求果业公司、李某支付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各项费用共计7万余元。
寿安法庭受理此案后,承办法官庭前组织双方根据证据材料对周某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残疾赔偿金等各项费用进行核算。考虑到周某及其委托诉讼代理人从河南远赴四川开庭,为一次性解决纠纷,减少当事人诉累,承办法官秉持“调解优先、案结事了”的原则,积极促进双方进行庭前调解。
调解初,果业公司、李某以周某主张的赔偿过高为由拒绝调解,调解一度陷入僵局。为打破僵局,促进矛盾纠纷的化解,承办法官围绕双方当事人的争议焦点,一方面安抚双方当事人的情绪,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互谅互让;另一方面侧重向周某释法明理,劝解其合理主张赔偿。最终,双方均各让一步,达成了调解协议,果业公司前期垫付金额相抵,不再另行赔付,李某当庭支付了赔偿款40000元。
结案了事不是目的,案结事了才有意义。下一步,蒲江法院将继续坚持“调解优先、案结事了”的工作原则,将调解理念贯穿审判全过程,加大矛盾纠纷一次性、实质性化解力度,避免程序空转和执行案件的衍生,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幸福感。
编辑:牛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