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傲多 通讯员 张金
在四川省乐山市主城区的老公园附近,有一条惬意恬静的小巷,名为“金花巷”,乐山市市中区人民法院海棠人民法庭就坐落于此,法庭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打造“海棠花开•少家邻”司法品牌,推动婚恋家庭、邻里关系、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谱写了新时代“枫桥经验”新篇章。
最美不过“夕阳红”
夏雨总是匆匆来去,阴沉的天淅沥的雨,像极了来法庭诉讼的人们复杂的心情。
“袁法官,这有您的一件案子,案情有点特殊,原告已经80多岁了,您要不下来一趟?”
“好的,我马上下来。”挂完电话,刚换上制服的法官袁倩倩便叫上书记员急匆匆下了楼。
刚到楼下,一位眼神浑浊、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吸引了袁法官的注意。“81岁的母亲起诉两个儿子的继承纠纷?”接过书记员递过来的卷宗,袁倩倩带着疑惑翻看起来,最后还是决定和原告卢奶奶促膝长谈,了解她的真实起诉意愿。
“法官,我今年81岁了,没什么文化,眼睛基本失明,而且腿脚不便,需要请陪护照顾日常生活。2021年,我丈夫去世后留下了147万遗产,但没有留下遗嘱。当时,这笔钱由我的大儿子保管。但在未经我同意、签字的情况下,两个儿子起草了一份协议,将这笔钱平分给我们三人。这笔钱是我们老两口辛辛苦苦、省吃俭用一辈子攒下来的血汗钱,不应该这么分配,请法院为我做主”。卢奶奶无奈地搓着手,将自己的艰辛娓娓道来,眼眶也逐渐湿润。
“涉及高龄、残疾老人的案件办理不宜拖延。”在认真分析案情后,袁法官认为该案件事实比较清楚、争议不大,并且原、被告关系比较特殊,直接判决无益于解决根本问题,且不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
作为四川省民革乐山市委会“同心•法律服务团”成员,袁倩倩有着丰富的宣讲法律、调解纠纷的经验,她将双方当事人分开做工作,从法理、情理角度出发,一边宣讲夫妻共同财产、遗产继承等相关法律知识,一边从中华传统美德和家庭伦理道德层面进行耐心地劝说,希望家人之间能以亲情为重。
“袁法官,两个儿子的退款,我都收到了。感谢你,感谢法院。”经过多番不懈的努力,卢奶奶和两个儿子同意达成新的调解协议。卢奶奶除已分得的遗产外,两儿子再各退还给遗产折价款16万元。该案通过调解重续了家庭亲情,也保障了卢奶奶晚年的安宁生活。
其实,早在2021年,海棠法庭就开设了适老诉讼服务“绿色通道”,对高龄、行动不便或居住偏远的老年当事人提供上门立案、就地调处、巡回审理等司法服务,受到人民群众称赞。
回归的父爱
“法官,我是原告的法定代理人,是她的父亲。我女儿是二级残疾,没有诉讼能力,来不了法庭。”在离婚案件的庭审现场,女方父亲激动地向法庭陈述案件事实。
“2016年,我女儿与被告登记结婚,2018年生育一子。婚后,被告经常酗酒闹事,对老婆孩子毫不关心,没有尽到一个丈夫和父亲应尽的责任。双方从2021年起分居至今,女儿和外孙一直跟随我们老两口生活,我们要求法院判决两人离婚并由我们来照顾外孙。”
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法官彭洪蔚了解到,原告除身患残疾外,还患有多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每月仅领取270元低保。而她的父母是某单位退休职工,有固定住房,每月领取7000余元的退休金。被告则无工作、无收入来源、无固定住所,且在与原告婚前已育有一子。
为了尽快确定子女直接抚养主体,妥善解决家庭纠纷,彭洪蔚来到了原、被告户籍所在地的社区和孩子在读幼儿园。经社区工作人员和幼儿园老师介绍,孩子目前身体健康,一直随其母亲、外公外婆共同生活,由外公外婆代为抚养照顾并接送孩子上下学。被告系独自在外居住,没有工作和收入来源,有酗酒的恶习。
从最有利于子女利益的角度出发,法院判决原被告双方离婚,孩子随原告生活,由其外公外婆照管。
“离婚了,就让彼此间的仇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吧。但是孩子还年幼,不应为父母破碎的感情埋单,希望你能承担起一个男人、一位父亲的责任。”判决后,彭法官深知案结不代表事了,他多次在电话和微信中积极与被告联系,从“法理情”角度去解这个小家的“千千结”,努力挽回一名父亲对子女的爱。同时向被告送达《家庭教育指导令》,明确履行父母抚养、教育等法律义务。
“我认可法院判决,也愿意照顾孩子。谢谢彭法官这些天的耐心教育与引导。我不是一个好丈夫,但我想做个好父亲。以后,我会尽量戒酒,尽快找到工作,也答应了前妻一家会承担起孩子的抚养费。”在一周后的回访中,被告牵着孩子来到法庭,向彭法官表达了感谢。
一张圆桌、两组沙发、三盆绿植,这就是海棠法庭的少年家事调解室。在这里,没有原被告,只有父女、夫妻、儿女等称谓,没有严肃冰冷的法庭,有的是耐心听你诉说的法官。
最珍贵的五个苹果
“市中区民政局担任孩子的监护人,是怎么安排她的生活学习呢?孩子是否适应新的环境?”
不久前,海棠法庭受理并宣判了乐山市首例由民政局申请的撤销法定监护人资格案,依法撤销有犯罪前科且怠于履职的法定监护人资格,并指定乐山市市中区民政局担任该幼女监护人,彰显出法院对不尽监护职责父母的控诉和呐喊,以及对缺失监护的未成年人实施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有力举措。
案件宣判之后,孩子的近况便成了案件承办法官敖勤的心头牵挂。
“我想要画五个苹果,送给法院的叔叔阿姨,还要送给福利院的杨妈妈和张老师”。当敖勤来到福利院,把水彩笔、蜡笔、拼图、牛奶等小礼物送到孩子手上时,孩子高兴得手舞足蹈,用力地眨着明亮清澈的大眼睛,用稚嫩的声音悄悄告诉法官阿姨,“我喜欢这里,喜欢阿姨,也喜欢苹果”,天真又乖巧的样子让大家感到欣慰又心痛。
看着福利院里温馨整洁的住所、干净卫生的食堂、宽敞明亮的教室,了解到孩子已经在幼儿园上学,生活学习情况都非常良好,敖勤终于放下了悬着的心,向民政部门、福利院工作人员对孩子的精心照顾表示感谢。“五个苹果”也成为大家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
后来,在乐山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和乐山市市中区民政局的共同努力下,孩子被领养了。
“苹果就是孩子的笑脸,我将继续努力前行!”敖勤如是说道。
“海棠花开•少家邻”司法品牌心系少年、关怀少年、倾听少年,当好少年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
编辑:牛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