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制度保障、加大案件办理、做好源头防御……自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开展以来,这些工作成了资阳市检察机关高质效履职的关键词。围绕落实“是黑恶犯罪一个不放过,不是黑恶犯罪一个不凑数”的办案要求,四川省资阳市检察机关聚焦“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对黑恶犯罪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并取得阶段性成效,让资阳百姓生活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其中,创新“未检侠”小程序做法获全国扫黑办转发推广,全市4个集体、4名个人获最高检、省政法委、省检察院专项表彰。
聚焦“力度”,夯实制度保障
什么是有组织犯罪?什么是恶势力组织?什么是软暴力?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保障“打伞破网”……对于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中的关键问题,资阳市检察机关加强反有组织犯罪法的宣传贯彻,为常态化斗争工作营造出浓厚氛围——
资阳市两级检察院结合各院实际,及时制定了《学习贯彻反有组织犯罪法实施方案》。同时,按照反有组织犯罪法有关法条,对涉及的案件办理、涉案财产认定和处置、国家工作人员涉有组织犯罪的处理等有关内容进行专题培训。
围绕着力提升反有组织犯罪法群众知晓度,资阳市检察机关坚持把宣传贯彻反有组织犯罪法与常态化扫黑除恶、社会治理相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反有组织犯罪法”、法治宣传、送法下乡、法治副校长授课等多种方式,持续做好宣传工作,鼓励群众检举揭发有组织违法犯罪及“涉黑涉恶”违法犯罪线索,先后发放宣传单7000余份,开展进校园、社区等法治宣传30余场。其中,安岳县人民检察院拍摄的宣传反有组织犯罪法暨打击“村霸”原创视频获“四川政法声音”栏目采用。
同时,围绕有序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资阳市检察机关除在市、县两级院成立扫黑除恶斗争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外,还制定《资阳市人民检察院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的实施意见》和《任务清单》。配强办案力量,实行专案专办、检察长带头、逐案跟踪指导的案件办理指导模式。优选18名办案骨干组建全市扫黑除恶专业人才库,统一调配保障办案力量,确保办案质效。
此外,为严格落实常态化办理黑恶案件相关机制,资阳市检察机关持续强化与公安机关、纪检监察机关问题线索移送、会商机制,常态化密切协作配合,制定《建立健全重大刑事案件沟通衔接机制的意见》,与法院、公安建立联合会商机制,对黑恶定性存有争议的在侦、在诉案件,公检法同堂会诊,破解分歧阻点,达成共识。
聚焦“严惩”,加大办案力度
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开展以来,资阳市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涉黑恶案件7件29人,其中,涉黑社会性质组织4件4人,系对涉黑犯罪追诉漏犯3件3人,追诉漏罪1件1人;恶势力犯罪集团2件17人;恶势力犯罪团伙1件8人。受理恶势力犯罪集团依法降格为恶势力犯罪团伙起诉1件8人,受理恶势力犯罪团伙依法降格为普通刑事案件起诉3件12人。
为确保依法精准打击,资阳市检察机关对涉黑恶案件每案必介入。在侦查取证过程中及时同公安、法院会商研判,提出收集完善证据的意见,并对侦查活动中是否存在违法行为进行监督,确保在案件办理过程中能够精准把握涉黑恶案件的定性,做到既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又精准指控黑恶犯罪,提升办案质效。目前,通过提前介入,引导侦查疑难复杂的黑恶案件8件;通过强化法律监督,加大追捕追诉力度,对涉黑恶犯罪追诉漏犯3人,追诉漏罪6人。
聚焦“共治”,做好源头治理
如何发挥检察职能,推动社会“共治”?资阳市检察机关这样作为——
运用检察建议推动社会治理。坚持黑恶案件“一案一分析、每案必建议”的工作机制,把源头治理作为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的有力抓手,制发涉及黑恶势力犯罪案件检察建议3件。
以检察建议推动持续深化八大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结合个案办理过程中发现的行业乱象和监管漏洞,充分发挥检察建议促进治理效能,推动个案反映的问题由“乱”到“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以来,资阳市检察机关共计发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84份,涉及20个行业主管单位或部门,推动行业主管部门开展专项整治26次,堵漏建制22个,跟踪督促被建议单位,均在期限内办结回复,切实把办案效果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围绕共建校园预防治理体系,资阳市检察机关联合法院、公安、教体四部门会签《防范有组织犯罪侵犯校园工作机制(试行)》,创新“未检侠”小程序,将线上“未检110”与线下“12309”纳入涉校园犯罪举报平台,筑牢校园安全法治屏障,该做法获全国扫黑办转发推广。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压实政治责任,严格依法办案,凝聚工作合力,持续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沿着法治轨道走深走实,全力为法治资阳、平安资阳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资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吕皓如是表示。(胡佳音)
编辑:牛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