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邛崃法院坚持能动司法护航“邛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08-23 16:46:52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利民

四川省邛崃市人民法院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立足审判职能,坚持在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上先行一步、走深一层,精准对接白酒产业法治需求,探索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破产审判实践和营商环境建设,统筹协调白酒产业司法治理和优质发展,构筑“邛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司法屏障。

协同发力,推动知识产权保护求精求效

邛崃法院加强与成都中院知识产权庭、市场监管部门、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等多方力量的沟通协作,推动成都知识产权审判庭(邛崃)巡回审判点实质化运行,探索建立涉酒企知识产权案件司法、行政、仲裁、公证、鉴定等环节相协调的衔接机制,就档案物证流转、快速维权调处、侵权认定效率、信用监管体系、在线诉调对接等方面达成共识并设立常态化会商机制。

为提升专业审判水平,邛崃法院实行涉白酒产业纠纷案件优先审查立案,重点对买卖合同、民间借贷等案件,采取单独标识、分类管理模式,建立繁简分流、类案划分、关联案件并审等机制,灵活运用“巡回审判+远程开庭”方式,确保案件审判各环节高效衔接。设立深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法官工作室,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咨询、诉前调解,完善白酒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高知识产权纠纷化解效率。

结合邛酒产业特色,邛崃法院联合邛酒产业发展中心、成都酒业集团,开展白酒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活动,陈列水井坊、文君酒传统古法酿造技艺等非遗项目,展示白酒行业常见侵权类型及典型案例,为白酒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提供保障。协助执行《地理标志产品邛酒》等标准,全面推行质量溯源和智慧监管,组建国内首支酒业监管专业队伍,全链条、常态化开展酒业生产、流通、消费监管,做实做细知识产权保护。

创新赋能,探索“酒企”破产审判实践

统筹优化各类要素。畅通相关行政部门联动机制,建立破产企业税务、工商绿色通道,争取财政破产援助资金,为“三无”酒企及时退出市场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借助债权人会议自治功能,成功化解“聚顺坊酒业”债权比例差距悬殊难题,引导形成债权人会议决议,30万元以下小额债权获全额清偿,普通债权清偿比例由破产清算预估的14.83%提高至33.57%,有效平衡普通债权人的利益。

推动简案办理高效化。联合税务、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建立破产企业简易注销机制,保障破产处置高效推进。提升审判效率,区分破产案件难易程度,构建繁简分流审理机制,对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债务人财产状况明晰的破产案件,缩短程序时间、简化流程,推进“僵尸企业”破产案件快速办理。对符合条件的邛崃市盛大酒业销售有限公司、邛崃市恒源酒业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件适用简易审理方式,平均审理时间缩短至148天。

先行先试预重整机制。深化府院联动,建立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合理处置的破产处置联动机制,探索建立庭外重组和庭内重整的衔接机制,制定《预重整案件审理指引(试行)》,引导投资人与债务人、债权人三方通过预重整方式进行资产重组,高效盘活“聚顺坊酒业”资产9000余万元。积极引导资产管理人以托管方式启动债务人闲置财产利用,为债务人增加资产100余万元,全力保障债权实现。

纾困助企,助力安商惠企法治营商环境

邛崃法院深入邛崃文君、金六福、古川等酒企,实地提供“问诊式”服务,根据辖区酒企主要涉诉问题,归纳总结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销售配送、售后服务等潜在风险问题,向部分酒企发布《企业法律风险提示书》,助力企业合规经营。建立法庭—园区对口机制,根据酒企需求,到园区开展法治讲座、巡回审理、法律咨询等服务,对企业遇到的类型化法律问题进行风险提示并适时发送司法建议,为企业量身答疑,排险避雷。

“一对一”法治体检。建立“法院+检察院+司法局”联合会商研判机制,重点围绕白酒企业安全生产、合同签订、劳动用工、清欠债务等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健全完善企业发展司法领域风险台账,为白酒企业提供风险预警、法律咨询、诉讼指导等“定制化”司法服务,监督指导企业依法生产经营,提升防范化解风险能力水平。2023年以来,为相关酒企提供诉讼指导10余次,防范化解安全生产、债务纠纷等各类风险20余条。

“点对点”法治宣传。充分发挥邛崃法院“萤火虫”法治宣讲团的品牌优势,以“送法进酒企”“法院开放日”为载体,推动线上释法,增强酒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在线开展法治“微培训”,不定期推送涉企法律、政策性文件、知识产权侵权案例,拓宽法律服务渠道,让酒企及时精准掌握相关法规,提升依法治企能力。2023年以来,进酒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7场,运用新媒体普法宣传18次,当好帮助酒企健康发展的“保健医生”,让酒企放心创业、舒心发展、安心经营。


编辑:牛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