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利民
近年来,四川省邛崃市人民法院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邛崃环境资源保护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立足审判主业,发挥环境资源司法保护职能。开展环境资源审判“三审合一”工作,将涉环境资源类案件归口办理,设立巡回审理点,常态化推行巡回审判。将被告人积极履行生态修复义务作为对其量刑的重要参考依据,依法审结涉环境资源案件35件,实现惩处犯罪和环境修复并重。
深化司法改革,持续提升环境资源保护能力。锚固生态保护监管新格局,建立四川首个驻“林长办”法官工作室,联合开展巡山查林、涉林纠纷化解,形成“行政+司法”生态资源保护合力。积极贯彻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战略,与6家单位联合签订《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框架协议》,就信息共享、监测预警等六项工作机制开展交流协作。
延伸司法职能,织严织密环境资源保护网络。联合生态环境部门开展补植复绿、清扫白色垃圾、恢复性司法宣讲等生态修复活动,传播恢复性司法理念。开展涉环保旅游法治宣传,结合天台山5A级景区创建和生态旅游业态发展需求,开展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文明旅游宣传,提升群众环保法治意识。
编辑:邢国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