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范天娇
□ 法治日报全媒体通讯员 杨子毅
近年来,安徽省公安厅以深化“执法办案源头治理”为抓手,充分发挥规范执法对公安交管全局工作的指导、牵引、统筹作用,紧盯源头管理,强化科技赋能,细化监督举措,推动交管系统执法规范化建设向更高水平提质增效。2024年,安徽公安交警系统涉警投诉信访量稳步下降。
建强机制
“案管中心利用各类执法系统自动研判分析前一日执法数据,对警情处置、事故处理、案件办理、涉案财物管理、办案场所使用等五个重点执法要素进行全量评议。”六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一大队案管中心民警徐海陪介绍说。
为强化执法办案全流程常态化监管,安徽省公安厅交管总队聚焦警情处置等执法办案源头内容,建立落实执法办案“日评议”“周调度”机制,出台“三个一”工作措施,即每月组织一次案件质量评查工作、通报一次执法记录仪检查情况、开展一次执法办案源头实地督导工作,全面压实责任。上线全警情全流程智能监督管理平台,强化执法数据深度研判和异常业务预警核查,实现重点执法核查全覆盖。
对执法存在的问题隐患,安徽省公安厅交管总队敢于刀刃向内动真碰硬,围绕挂牌整治、执法监督纠错、案件办理质量、执法记录仪使用等7个维度,对全省16个市交警支队执法办案进行综合“画像”,采取差异化措施点对点帮扶,滚动梳理、跟踪督导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到位。
科技赋能
5月6日16时,合肥市新站区淮海大道路段车流量大,多个路口出现交通违法行为。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新站大队利用远程执法系统,通过辅警前端巡查、民警后台远程执法的形式,很快对多名交通违法行为人进行依法查处。
近年来,安徽省公安厅交管总队持续强化科技赋能,试点开展“远程执法”,有效克服警力不足问题,扩大了单个民警管控覆盖面,推动警务运行更加协同高效。试点使用执法记录仪音视频“智能监管系统”,建立“AI筛选+法制员复核”双检机制,实现现场监督能力和精准纠错效率双提升。
同时,安徽省公安厅交管总队紧盯案件办理流程,大力排查、纠治公安交管执法办案问题,先后制定办理醉驾案件执法指引等4个规范性文件,细化规范重点案件标准化处理流程,提升交警系统执法规范化水平。2024年,全省交通肇事、危险驾驶两类刑事案件,未发生因执法问题被检察机关绝对不起诉、检察机关通知立案撤案情况。持续开展“每月一主题”专项执法检查,评选全省“最优”“最差”卷宗,强化重点案件监督,2024年共评查各类案卷320件,及时发现整改案卷及执法记录仪问题。
便民利企
“您好,您的驾驶证符合期满换证‘主动办’条件,车管所可以为您办理,您无需前往车管所窗口办理。如您同意办理,请回复‘1’……”3月18日,常年在外地务工的阜阳市民王先生,收到阜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发来的提醒短信。王先生第一时间回复确认,车管所工作人员很快与其联系,为其办理了驾驶证期满换证业务。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安徽省公安厅交管总队全面推行创新车驾管服务模式10项措施,为群众提供“主动办、提醒办、直接办”服务;同时,根据公安部部署要求,持续推出79项交管业务进驻政务中心等26项便民利企执法改革措施,截至目前,惠及群众388.7万人、企业9.8万家,为群众和企业节约办事成本2亿多元。
此外,安徽省公安厅交管总队依法依规推进柔性执法,用“温度”化解矛盾、用“弹性”激发活力。2024年,全省对符合规定的200万起交通违法行为不予处罚。
编辑: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