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赣州精准提供法律服务解决急难愁盼

“有法帮你”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2025-04-17 16:22:55 来源:法治日报 -标准+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辉

□ 法治日报全媒体通讯员 宋学勤 陈勇平

“没想到公共法律服务这么方便,这么快就帮我想办法解决了公益林补偿金问题。”近日,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罗坳镇大桥村村民邱慈福来到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向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这是赣州市司法行政系统开展“有法帮你 法润虔城”主题实践的一个缩影。深入基层,找好人民群众的关注点、需求点,精准投送法律服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正是这项主题实践的重要内容。

今年以来,赣州市司法局立足司法行政职能,充分发挥普法依法治理、社区矫正、基层人民调解、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职能作用,深入开展“有法帮你 法润虔城”主题实践,将“依法找法,帮你想办法;用法靠法,帮你有办法”理念深植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中,以高质量法律服务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聚焦法律需求与法律服务供给精准对接,解决群众法律服务“多头跑、耗时长”等问题,赣州市、县两级建立了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统筹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人民调解、行政复议等力量,涵盖法律援助、法律咨询、案件受理、法治宣传、投诉受理等主要功能。

“全市乡镇(街道)都设立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提供法治宣传教育、法律咨询、调解等服务,协助办理法律援助手续。”赣州市司法局局长郭佩群告诉《法治日报》记者。

据郭佩群介绍,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12348掌上热线平台和微信法律服务平台,三者协同联动,形成“全时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全覆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清单化”公共法律服务内容和“一体化”公共法律服务机制。

2024年以来,赣州市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1259件,办结9619件,接待群众法律咨询34.7万余人次,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47亿元。

“感谢章贡区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今年3月,刘某突遇生活变故,向某银行申请的贷款在借款期限届满后未能还本付息,被银行上门催收。

章贡区“金调委”受理该案后,立即组织专业调解员进行调解,双方就还款达成协议,并予以司法确认。

“我市积极拓展人民调解向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覆盖,像章贡区‘金调委’这样的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全市共有264个。”赣州市司法局二级调研员曾强华介绍说,对于房地产、物业、金融、旅游、消费、医疗、知识产权以及网络购物、快递物流等领域的矛盾纠纷,当事人只要找到相应的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绝大部分矛盾纠纷都能得到有效化解。

此外,结合赣南客家人习俗,赣州积极擦亮人民调解品牌,打造了于都县“打铁佬”、章贡“老师傅”、经开区“和合”、全南县“老司法”、赣县区“大脚板”等一批在人民群众心中“叫得响、做得好、信得过”的品牌,形成了“一县一特色、一地一品牌”效应。

2024年以来,全市各类调解组织成功化解矛盾纠纷6.5万件,调解成功率达97.4%。

“常见的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有哪些?”“面对不法侵害,应如何保护自己?”“未成年人应该怎样加强自我防范?”近日,一堂“法治护苗”讲座在宁都县易堂学校举行,授课老师以一段引人深思的小视频“年龄从不是犯罪的挡箭牌”作为开场,迅速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

赣州市还组建了一支100余人的法律志愿者团队,针对教职工、家长、学生三类对象开发了30余件课件,结合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邀请心理学专家现场指导反复打磨,以提高普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同时,赣州市发挥“法律明白人”人熟、地熟、事熟的天然优势,及时了解群众的不同法律需求,制定相应的“普法剧本”。例如,针对少数乡村存在高额彩礼、厚葬薄养、封建迷信等问题,通过文艺下乡、戏曲进村等方式将法治文化融入其中,引导群众破除丧葬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网络普法宣传“365天动态更新”,12348热线“24小时在线”,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今年以来,赣州市开展各类专题普法宣传活动160余场次,有力推动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编辑: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