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洋
4月2日,广东省江门市的五邑青年国家安全宣传队队员与当地海警执法人员一起来到围夹岛,为岛上的领海基点界碑描红。
“上了一堂生动的国家安全实践课!”宣传队员彭梓旭说:“站在领海基点前,抚摸着界碑,真切地感受到国土安全的重大意义。”
今年是国家安全法颁布施行10周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连日来,各地各部门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为主题,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司法部、全国普法办组织举办全民国家安全法律知识网上答题活动;教育部组织开展“千万师生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教育课”;国家安全部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202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公开课》特别节目;生态环境部举办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核安全主场活动暨第三届‘国和行’”公众沟通活动在北京、山东、广东等地同步启动……各部门深入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和深刻内涵,进一步普及国家安全法律知识,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法治意识。
“当前国家安全形势不断演变,高校作为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阵地,应当积极作为。”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麦均洪说。4月7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国家安全与社会风险高端论坛在华南理工大学举办。研讨会邀请多位专家深入研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实践与经验,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人工智能对人民安全将产生哪些影响?”“保护文化安全与保护人民安全有哪些内在联系?”4月8日,天津市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京津冀总体国家安全观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举行,与会专家围绕国家安全领域前沿课题各抒己见。据悉,成立研究中心是天津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国家安全智库建设的具体举措。
各地通过研讨、座谈等活动,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让国家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从社区到乡村,从城市到边疆,从线上到线下,各地宣教活动不断推陈出新,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方式,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国家安全就在身边,进一步提升全民安全素养,汇聚群众力量,构筑国家安全的坚实防线。
在江西,赣州市通过国家政治保卫局旧址等革命教育基地,向广大市民讲述红色历史;井冈山市以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作为宣传主阵地,通过图文展板、实物陈列及互动体验等形式,深挖井冈山斗争史、革命传统、红色故事精神内涵……以丰富的红色资源作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生动教材,增强群众国家安全意识。
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一批国家安全教育平台和基地相继开启。4月14日,广东省国家安全教育馆开馆暨“全国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命名揭牌活动在广州市举行。这是一座集宣传、培训、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安全教育馆。4月1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以“盐”为切入点,打造一新的“资源安全·盐”国家安全特色展馆对公众开放。展馆以“盐”这一小小晶体,折射资源安全的多维图景,通过历史回顾、科技互动等方式,大力宣传国家安全知识。
4月1日,由河南省总工会主办的“‘职’守国家安全‘工’筑人民防线”全省职工国家安全教育宣讲比赛在洛阳市圆满落幕;4月8日至9日,山西省高校总体国家安全观宣讲比赛在山西师范大学举办……各地通过宣讲、演讲比赛等形式,以家国情怀的“小故事”诠释国家安全的“大道理”,潜移默化地感染观众,让总体国家安全观意识深入人心。
深化青少年国家安全教育
基层公务员向境外组织提供涉密文件,科研机构博士生向境外间谍泄露涉密研究结果……这些行为对国家安全有哪些危害?一场国家安全主题校园微展览走进广东省多所高校校园。
近日,广东省国家安全厅、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联合广东30余所高校开展“国家安全校园行”系列活动,通过微展览、微团课、快闪、话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校园内筑牢国家安全防线。
为引导青少年树立“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观念,各地开展了生动的宣教活动,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意识。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国安部门联合有关单位在北海银滩灯塔下,为市第十三中学初二年级三班的学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来自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市人民检察院等单位的宣讲员,讲述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安全故事,让孩子们树立“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小小‘灯塔’”意识。
“我对海洋生态安全的内容印象深刻,让我意识到海洋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国家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北海市第十三中学学生林亦宸说。
本报北京4月15日讯
编辑: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