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社会解纷在前 法院诉讼断后”

苏州姑苏法院推动建立递进式矛盾纠纷分层过滤体系

2025-04-15 10:52:32 来源:法治日报 -标准+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国锋

□ 法治日报全媒体通讯员 陈萍 孔菁华

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法院积极参与整合商会、协会、工会、学会等不同领域专业力量,推动建立“社会解纷在前、法院诉讼断后”的递进式矛盾纠纷分层过滤体系,开展类型化纠纷多元化解工作。2024年至2025年3月,调解案件分流7778件,调解结案6989件。

激活行内解纷“动力源”

伴随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会宛如桥梁纽带,串联起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助推各方优势互补、携手共进。

姑苏区法院紧扣商会调解在化解民营经济领域纠纷中的先天优势,与姑苏区工商联共同制定实施意见,完善常态化协作机制,助推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先后整合金融、保险、文旅、现代物流等9家辖区重点商会的解纷力量,设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司法工作站,搭建起诉与非诉的对接桥梁。

“区工商联支持所属商会设立调解组织、规范运行,积极吸纳熟悉企业经营管理和商会运行、有行业威望、具有法律政策素养、公道正派、热心调解工作的企业家、商会法律顾问、相关领域专家和社会人士担任商会调解员,助力商会调解成为化解民营经济领域矛盾纠纷的重要渠道。”姑苏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王意钢表示。

苏州东美国旅航空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韬除担任姑苏区总商会副会长、区文旅创新产业商会会长之外,还是一名商会调解员。在一起主播与文化传媒公司的合同纠纷中,他积极发挥商会优势,与法官一道多次组织双方开展沟通,向主播耐心释明权利义务,最终促成双方顺利达成和解。

“我院积极释放‘法官指导+商会调解’双重叠加效应,引导民营企业优先选择商会调解方式化解纠纷,切实做到‘行内事行内解’,对调解成功的依法进行司法确认或出具民事调解书,调解不成的优先转入诉讼程序,扎实保障诉调对接机制高效良性运转。”姑苏区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陈建峰说。

拓展争议解决“朋友圈”

当前,各种新类型矛盾纠纷考验着人民法院的解纷能力。行业协会作为社会组织,承担着服务会员和行业、规范行业行为等职责,对平衡市场主体利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姑苏区法院积极联合协会力量,力争将矛盾纠纷及时妥善化解。

2024年以来,该院创新推出“天平润福居”品牌项目,积极参与苏州市房地产协会牵头辖区重点物业企业开展的专项治理行动,聚焦多发纠纷争议类型,妥善处理涉问题楼盘矛盾纠纷。

该院还锚定助力姑苏古城文商旅消费经济更出圈,与区消协共建消费纠纷联动化解工作机制,合力打造“无讼市场”“无讼商圈”,推出诉调对接、调解指导等12类合作事项,成功化解“预付式”消费、商家虚假宣传等各类消费领域纠纷,还与市旅游文化产业协会、区教体文旅委等部门建立联动解纷体系,化解涉旅游纠纷410余件。

工会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群众组织。为进一步优化劳动争议诉调对接、裁审衔接机制,姑苏区法院与区总工会、人社局、司法局联合出台健全劳动人事争议多元解纷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共建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指引、援助、调解、仲裁、诉讼等“一站式”法律服务。

在“法院+工会”劳动争议多元解纷工作机制下,姑苏区法院积极整合多方资源,着力打造“专审法官+工会调解员”结对模式,在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设立劳动人事争议融诉驿站,吸纳企业工会委员会委员参与调解指导、智慧诉讼、普法宣传,有效实现裁与审的高效衔接。

利用专家资源“把脉问诊”

姑苏区法院与区法学会共同成立全市首家由高校学者及公检法司律组成的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站,主动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矛盾纠纷进行“把脉问诊”,为疑难案件办理提供专业的意见建议。

姑苏区法院太湖流域环境资源法庭集中管辖苏州、无锡等9地的环境资源案件,环资案件审理涉及环境科学、生态学、法学等多领域知识。“在涉污染环境新类型案件审理中,我院召集法学、环境生态学领域专家开展论证研讨,为案件处理提供咨询意见,促成案件妥善审结。”姑苏法院环资法庭负责人陈勇介绍说。

姑苏区拥有苏州市丰富的医疗资源,苏州市排名在前的三甲医院均坐落于此。该院与市医学会、卫生健康管理部门、医调委、三甲医院等构建资源共享平台深化医患纠纷预防化解,定期通报、交流医患纠纷调处、审理情况,确立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处置方案。“从医学、法学专业双视角,引导当事人对纠纷调处结果形成合理预期,从而进一步提升纠纷化解成功率。”姑苏区法院金阊人民法庭负责人许惠珍介绍说。

编辑: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