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雯
人民法院80%的干警在基层,85%以上的案件办结、化解在基层。审判工作质效好不好,关键看基层工作。
2024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确定全国首批106个相对薄弱基层法院,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人民法院被列入名单中。
为吹响“脱薄”冲锋号,赤城法院紧盯短板弱项,加强思想发动,健全管理机制,靶向精准施策,奋力争先。如今,赤城法院多个短板弱项问题取得实质性突破,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脱薄”工作成效显著。
近日,《法治日报》记者走进赤城法院一探究竟。
加强队伍建设
何以“致薄”?
领导班子成员长期配备不全,仅院长一人时间长达两年之久;
法官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年轻法官断档,影响工作正常开展;
整体队伍工作状态涣散,缺乏凝聚力,干警精神面貌不佳,缺乏精气神;
法警仅有5人,没有协警,无法保障审执工作顺利开展以及机关安全保卫工作正常进行;
……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赤城法院把提升干警队伍建设、管理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作为“脱薄”争先的“重头戏”,下好强基础、树形象的“先手棋”。张家口市中级人民法院与赤城法院上下联动、系统发力,积极争取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和组织部门支持,综合“脱薄”工作需要,及时优化选配领导班子,免去原任院长,提任副院长、政治部主任各1人,党组班子全面补齐,组织建设更加有力。
此外,积极培养法院后备力量,调整80后员额法官任执行局局长,选派90后干警赴其他法院交流锻炼,考察95后法官助理优先入额。同时,新招录政法编干警6名、辅警10名,有效缓解司法辅助人员、法警力量不足问题,队伍建设明显加强。
2024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会同河北高院组成调研组前往赤城法院调研指导工作,要求扎实开展“脱薄”工作,张家口中院通过挂职等方式推动赤城法院业务水平提升。
为此,张家口中院制定“脱薄”帮扶工作方案,选派由政治部、审管办、民一庭、执行局干部组成的“脱薄工作组”进驻赤城法院,开展全方位、全天候、沉浸式“脱薄”帮扶。工作组成员与赤城法院全体干警同谋划、同工作、同落实,全面参与赤城法院的日常管理和工作。
为进一步强化队伍管理水平,赤城法院通过实施司法人员管理办法,政法编制使用率从85.51%提升至92.75%,确保了编制使用的有效性;通过实施员额法官遴选、退出机制,增强了干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通过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对全院干警进行客观考评,树立了奖勤罚懒的鲜明导向,建立了良性的竞争机制,进一步提升干警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
改善基础设施
赤城县作为环首都革命老区和山区县,经济发展长期依靠矿山开发及矿产品加工业,导致绿色新兴产业发育缓慢,社会事业相对薄弱,人才外流严重,给赤城法院基层基础工作带来影响和挑战。
赤城法院办公楼建于2002年,面积仅2300平方米,用房紧张,审判法庭只有3个,且法庭基础设施建设较落后,落后的审判业务设施直接影响到审判效率,也加剧了积案问题。此外,诉讼服务中心、执行局在外租赁办公用房仅353平方米,与诉讼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要求严重不符。
“审判庭在办公楼一层大厅,办公区在楼上,案子多的时候,法院干警上班前都要穿过熙熙攘攘的当事人人群才能到达办公区,有些直接被当事人拦住了。”谈及赤城法院办公条件时,张家口中院“脱薄工作组”成员刘风敏对记者说。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
对此,张家口中院积极为赤城法院争取河北高院建设补助资金563.88万元,张家口市财政拨付办案业务、装备经费90万元,调配24小时法院设备1套、警车1辆交付使用。同时,积极协调赤城县委、县政府整合腾退县政府1426平方米用房作为诉讼服务中心和审判庭新址,切实解决基础保障薄弱问题。
在上级法院和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的诉讼服务中心已改建完毕,正式投入使用。改建后,新增1个标准化诉讼服务大厅、6个诉前调解室、5个审判庭、1个执行指挥中心、1个大型会议室,办公办案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新中心实现了集诉前调解、立案审查、司法技术、信访接待等于一体的功能布局,极大程度解决改善了赤城法院审判法庭不足、信息化设备老化、办公用房拥挤的问题,满足了赤城法院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的硬件要求,能够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诉讼服务。”赤城法院代院长张晓琚说。
提升审执质效
“要是没有古法官,我们就再无希望拿回赔偿款和血汗钱了,感谢古法官为我们农民工维权。”近日,牛某、梁某等4名农民工来到赤城法院,向该院副院长古晓爱送来一面锦旗。
古晓爱在办理牛某、梁某等4名农民工起诉被告人王某拖欠租赁费和赔偿款4个民事纠纷案件时,采取“诉中调解+履行跟踪”的办法,安排4件案子同一天庭审。判决后,古晓爱还特意找到王某的合伙人以案释法,最终将16.68万元租赁费和赔偿款送到4位原告手中,既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又使矛盾纠纷得到柔性化解。
“之前,我院审执质效成绩长期排名全市倒数,质效短板弱项指标较为突出,人民群众满意度排名也较为靠后。”张晓琚说,“脱薄”工作开展以来,赤城法院创新审判执行机制,积极推进各项制度落实,目前18项质效考核指标全部进入合理区间,其中13项优于区间,审执质效大幅提升。
2024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举办首次全国人民法庭庭长轮训示范班,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专门邀请赤城法院指派一名法庭庭长参加交流学习。“培训班课程对我启发很大,使我进一步提高了执法办案能力与水平。”赤城法院云州法庭庭长李晓光在参加轮训班后说。
为进一步提高审执质效,张家口中院“脱薄工作组”组织召开审判质效推进会,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和建章立制狠抓执法办案质效,赤城法院运用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这一“体检表”,每月认真召开数据会商会议,用足用好人民法院案例库、“法答网”、法官培训网等资源,着力补齐短板弱项。
此外,按季度召开发改案件评析会、常态化开展案件评查与阅核,累计阅核227件,评查1476件,发现并纠正问题133个,案件质量大幅提升。制作《赤城县民商事案件诉讼密度司法大数据分析报告》,探索“法院+数据+综治”的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新模式。做实全程答疑,通过面对面、电话、网络、信函等方式释法明理2100余件,真正实现答疑既解“法结”,又解“心结”。
编辑: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