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四川射洪法院创新破产重整机制助企脱困重生

2025-04-09 13:58:11 来源:法治日报 -标准+

“如果这家企业停产,成渝地区多家整车工厂将有数万辆汽车无法下线……”在四川省射洪市某电机公司破产重整案研判会上,产业链安全预警数据触目惊心。作为多个汽车品牌畅销车型玻璃升降及雨刮器的核心供应商,该公司的存续状态关系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为助力困境企业“生产不停、职工不散、市场不丢”,射洪法院聚焦“保市场主体”这一目标,依托府院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破产审判在促进企业优胜劣汰、推动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保产业链就是护经济安全”的司法担当,探索推行“立破融合+分板块处置+技术资产活化”的破产重整机制,仅用时150天便实现企业核心资产溢价96%、职工债权全额清偿、产业链千万级订单如期交付,让濒临倒闭的企业脱困重生。

该公司创建于1992年,是一家拥有450余名员工的民营企业。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企业陷入经营困境,累计拖欠职工工资及社会保险费2700余万元,资产负债率高达217%。2024年7月,公司向射洪法院提交破产重整申请。

射洪法院坚持“救治优先”理念,建立“技术资源+人才储备+产业链地位”三维评估模型,发现该公司拥有91项专利、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及成熟的研发团队,是国内8家一线汽车品牌的重要零部件供应商,具有破产重整价值。受理破产重整申请时,射洪法院同步面临3件正在立案审查的追索劳动报酬纠纷及400余名员工潜在诉讼风险,为避免矛盾升级,法院破产审判庭依托“立破融合”机制提前介入,通过“证据共通认定+债权集中审查”,48小时内完成破产立案审查。

案件受理当日,射洪市启动府院联动机制,成立由市法院、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12个部门组成的专班,建立“司法救治+产业维稳+民生保障”工作体系。专班第一时间进驻企业,积极协调供电、供水部门,确保生产线平稳运转,避免设备因停产受损。市分管领导带队走访3家核心客户,帮助企业争取订单;市总工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现场办公,及时安抚员工焦虑情绪;市法院指导破产管理人建立技术骨干保护名录,确保核心团队稳定,并通过共益债务融资重启生产,实现3天部分复工、5天紧急交付第一批订单、11天全面复工,当月交付订单37批次。

为进一步激活生产要素,射洪法院坚持分类施策,对企业资产进行分板块处置。一是按照企业破产法相关规定,指导破产管理人将91项专利打包融资,通过专利质押融资500万元,专项用于支付生产原料采购、在岗员工工资社保及补缴医保费用;创设“退休保障专户”,为32名退休员工一次性补缴社保,助其实现平稳退休。二是结合企业“电机板块优质、酒店资产低效”的实际情况,对具备造血能力的电机板块进行重整,对持续亏损的酒店资产进行清算;公开招募投资人,最终由某集团企业接盘核心资产;非核心资产经债权人会议决议单独处置,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三是进一步健全运营保障体系,许可企业继续履行32份供货合同,确保产业链供应链“不断链”;筹措共益债务融资650万元,保障重整期间企业正常运转;通过“带岗移交”,留用253名核心技术工人和研发人员,确保人才无断层。

射洪法院坚持“职工权益优先保障”原则,除全额清偿2700余万元欠薪欠保外,还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残疾人等特殊困难人员17人,实现60%员工再就业,其余未留任员工均得到妥善安置。

2024年12月,随着重整方案顺利执行,这家老牌企业焕发新生,当月实现销售收入1000余万元。战略投资人进场后,引进专业管理团队,进一步扩充研发队伍,与国际厂商重新建立合作关系。目前,企业已实现人均产值翻番,预计两年内实现总产能翻番,年产值突破两亿元。未来两年,企业计划投入1亿元,对老旧设备进行智能化升级,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打造竞争优势。

(刘敏 张扬)

编辑: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