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辉
□ 法治日报全媒体通讯员 任力杨
近年来,江西省泰和县公安局小龙派出所紧扣“派出所主防”主责主业,针对辖区地处偏远山区,坚持从阵地前移、警民联动、由点及面“破题”,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助力乡村善治开出“平安之花”。
阵地前移
“那家肉铺的秤有可能缺斤少两,民警同志快来评评理。”2月2日,在泰和县中龙乡百记圩镇,刚在摊位上买完牛肉的李大爷,拦住正值“赶集日”在圩镇巡逻的小龙派出所民警。民警陈虞广一边安抚李大爷失控的情绪,一边带其到公平秤上复称,确定未出现缺斤少两的情况,一起买卖纠纷迅速烟消云散。
小龙派出所结合警情反馈和圩镇实际,摸索推行“逢圩警务”治安管理新模式,变以往“被动接处警”为“主动防、源头治”。每逢辖区“赶集日”,派出所逢“圩”必赶,最大限度将警力下沉圩镇,常态化开展“见警察、见警灯、见警车”行动,切实提高逢圩时段的见警率、管事率。
同时,对圩镇经营场所存在的交通、消防等安全问题全面排查、提前介入;对易发生的消费纠纷、占道经营等风险隐患,积极协同镇村干部、职能部门合力处置,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一般民事纠纷升级为治安或刑事案件,实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2025年春节假期,小龙派出所通过“逢圩警务”确保辖区发生的矛盾纠纷化解率为100%。
警民联动
“民警同志,我刚报警说丢了电动车,没想到义警队员这么快就找到了,原来是被人误骑了。”2月4日,家住泰和县小龙镇白云山村的王大妈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便报警求助。
由于事发地距派出所有15分钟山路,民警肖前涛在赶往现场处警的同时,将情况电话告知该村义警队员罗宜辉,请其先期前往查看。最终在民警到达前,就接到王大妈满意的回复电话。
小龙派出所根据辖区山多地广、村落分散等特点,因地制宜,挖掘民力,在所辖16个行政村、居委会和社区,组建了一支40余人的群众“110”义警队,义警队员主要由熟“乡风”、说“乡音”、懂“乡俗”的村干部、退休教师、热心乡贤等组成。通过培训,义警队员在民警还未到达处警现场时,经民警远程指挥,可先期到达现场履行救急解难、调处纠纷、控制事态等职责,有效填充和压缩“无警时段”,积极发挥“警力有限、民力无穷”作用,充分调动辖区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
2024年,小龙派出所辖区无一人遭受传统盗抢骗的实质侵害。
由点及面
“康所长前几天发在微信群的诈骗案例,今天我就遇上了。”小龙派出所所长康春华在中龙乡东合村警民联系微信群发布“守护钱袋子”的安全提示后不久,村民张大姐就接到一个相似的诈骗电话。由于民警提前介入宣传引导,张大姐才快速识破套路避免上当。
小龙派出所将“派出所主防”理念融入“一村一警”大走访活动,通过创建警民联系微信群,由点及面逐步构筑“金字塔”式的宣传矩阵——自上而下涵盖辖区民警、村小组长、本村村民、亲朋好友四级微信群成员。民警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一条条治安动态、安全提示、法治宣传、预警信息转发至各个微信群内。同时,以线上互通推动线下共治,在微信群内主动回应,积极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截至目前,小龙派出所共创建警民联系微信群30余个,覆盖群众1.5万余人,实现辖区群众“全覆盖”、宣传服务“零距离”、安全防范“无死角”。2025年以来,辖区110警情同比下降2.5%。
编辑: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