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常煜
□ 法治日报全媒体通讯员 陈志浩 王墨石
在每一个家庭中,人员走失都是一场令人揪心的危机,而每起走失警情,都承载着群众信任与家庭希望,考验着公安机关的责任担当。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公安局率先打造“走失人员查找中心”,以“快速响应、精准研判、多警联动”模式,为无数家庭带来希望。截至目前,中心累计高效处置警情2600余起,成功找回2243人,挽救283名轻生者,赢得各界好评。2024年,中心荣获“全区学习雷锋活动先进试点”。
面对走失警情,赤峰市“走失人员查找中心”遵循“接报即查、秒级响应”原则,迅速启动多警种合成作战,联动蓝天救援队等力量,争分夺秒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2025年2月9日0时37分,周某报警称其妻子方某某醉酒后失联。由于事发地位置偏僻,且方某某步行离家,寻找难度很大。“走失人员查找中心”持续开展轨迹研判,3小时后,民警成功在一处路边找到方某某。
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正值学生放寒假,家庭矛盾进入高发期。在此期间赤峰市公安机关成功找回了30余名未成年走失人员,让他们重新回到家人的怀抱。与此同时,赤峰市公安机关大力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积极深入到每一个家庭中,用心倾听、耐心调解,全力推进未成年人与家长之间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化解率达100%。
2025年1月1日,巴林右旗两名未成年人周某某、魏某某因家庭矛盾离家出走。赤峰市“走失人员查找中心”快速响应,及时启动失联人员查找机制,成功将两名未成年人找到。
2025年1月14日,赤峰市公安局“走失人员查找中心”接到北京警方的协查请求,一名患有抑郁症的安徽籍冯姓女子因家庭矛盾负气出走,进京后与家人失去了联系,并且已经购买了北京至赤峰的高铁车票。接函后,中心立即启动查找工作。在接下来的数个小时里,工作人员不间断地进行研判分析,终于在1月15日11时许,民警在“走失人员查找中心”的实时支撑下,成功找到冯某某,并第一时间通过区域警务协作平台通知了冯某某家属。这一刻,跨越千里的担忧与牵挂终于化作了安心与欣慰。
赤峰公安以机制创新为钥匙,破解了一个又一个走失人员查找难题;以科技赋能为翅膀,提升了服务群众的温度与高度。未来,赤峰市公安局“走失人员查找中心”将继续在实战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走失人员查找工作机制,严格按照人员走失类警情“一刻不误、一人不漏、一查到底”的工作标准,全力以赴为民排忧、为民解难,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赤峰贡献力量。
编辑: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