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良艺
□ 法治日报全媒体通讯员 韦晋 吴章安
2月18日,雨水节气。清晨的薄雾如轻纱般笼罩着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六安村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蔗农们忙碌的身影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劳作图。
兴宾区,地处肥沃的桂中大地,被誉为“甜蜜事业”的糖料蔗种植是这里振兴乡村的支柱产业。
“蔗区治安好得没话说!大家都能一门心思种甘蔗,这多亏了兴宾区委政法委大力推进‘平安蔗区’建设。”六安村村民小组组长余云开满脸笑意地说。余云开是村里的种植大户,每到收获季节,堆积如山的甘蔗让他真切感受到“甜蜜事业”的甜蜜滋味。
从年头忙到年尾、从种植到砍运,偌大的糖料蔗基地难免会发生小摩擦。在六安村,问题总能在村头村尾、田间地头悄然化解,从未影响甘蔗正常生产。这背后的功臣,便是“甜蜜先锋”服务队、“机手大哥”服务队和“蔗大嫂”服务队等多支特色队伍。
为了让“甜蜜事业”更甜蜜,兴宾区政法机关主动作为,巧妙发力,为特色队伍量身定制法律知识培训,加快提升法治素养和调解能力。如今,这些队伍不仅是甘蔗生产的行家,也是化解矛盾纠纷的高手。在这些特色队伍的努力下,蔗区群众渐渐养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的好习惯。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兴宾区委政法委从“建、管、防、打、治、智”六个维度持续发力,在20个万亩连片“双高”示范片区,因地制宜打造出一系列特色阵地:“平安蔗区”警务站,时刻守护这片土地;“邻里蔗里”矛盾纠纷调解室,为蔗农提供心平气和解决问题的温馨场所;“甘蔗”巡回法庭,让法律的公正惠及每一位蔗农;“蔗”里最甜普法小广场,以轻松有趣的方式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
为了保护蔗农合法权益,来宾市公安局兴宾分局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对涉蔗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及配件等农资市场展开全方位检查监督,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行为,坚决遏制涉蔗警情发生,为蔗农保驾护航。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兴宾区委政法委坚持将蔗区群众的呼声放在首位,把群众满意度当作第一标准,通过依托“乡呼县应”“民意通”等平台,将蔗区群众诉求纳入区、乡、村三级综治中心管理范畴,规范事件受理流程,畅通问题反映渠道。2024年以来,群众通过平台投诉的14397件事件,已有14365件得到成功处置。
在各蔗区,相关部门整合辖区派出所、司法所及综合行政执法队等执法力量,组建“蔗大嫂”服务队、“机手大哥”服务队、“五老”义工服务队等群防群治队伍。通过蔗区网格滚动排查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此外,兴宾区构建起完善的“派出所+司法所+村委会+法庭+律师”五位一体多元解纷机制,依法妥善调处涉蔗企业、涉蔗农户纠纷;蔗区“闭环式”排查处置体系的建立,压实了各方责任,协同推动“平安蔗区”建设稳步前行。
编辑: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