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史万森 常煜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两级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采取有力措施,拓宽司法救助渠道,充分发挥司法救助对涉案困难家庭的解危济困作用,持续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司法温度。
《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五原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李宁对一名救助对象印象深刻:未成年人崔某某的父亲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死亡,不久后其母亲也因病去世,还未成年的崔某某成了孤儿,其监护权落到了远在河南省安阳市的大伯名下。
“崔某某的大伯已年逾古稀,面对刚上初中的崔某某,接下来需要负担的学费、生活费等让大伯一家无力承担。被执行人同样生活困难,没有收入来源,在赔偿了丧葬费后就无财产可供执行。”李宁谈起这个案件时,言语间难掩忧伤。
五原县人民法院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往河南省安阳市北关区。来到崔某某大伯家了解情况后,积极协调各方,为崔某某争取司法救助。此外,巴彦淖尔市中级人民法院立即协调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并联系当地法院、红十字会、民政局、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及时予以帮助,解他们的燃眉之急和后顾之忧。
“2023年7月21日,五原县人民法院与县红十字会共同设立了‘五原县天平社会救助基金’,将该案件作为典型案例,讲述给了在场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爱心意向企业代表。”五原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燕啸介绍说,“五原县天平社会救助基金”是通过募集社会捐赠资金成立的专项基金,用于救助、帮扶因生效法律文书得不到有效履行而陷入困境、急需救助的受害人。资金主要来源于爱心企业、爱心组织和社会各界的捐赠,所捐赠的款项将由五原县红十字会统一管理,严格依照相关法律和使用审批流程,确保专款专用,让更多有需要的困难当事人得到帮助。
目前,该救助基金共接收爱心企业捐款8万元。共救助两名受困当事人,累计救助金额7万元。
近期,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2024年司法救助创新实践优秀成果评选获奖名单。五原县人民法院报送的“拓宽司法救助渠道、创立天平社会救助基金机制”从全国各级法院83件司法救助创新实践成果中脱颖而出,荣获三等奖。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2024年中秋节前夕,巴彦淖尔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全锁远赴河南省安阳市回访慰问了被救助对象崔某某,详细询问了其家庭生活现状及司法救助金使用情况,鼓励被救助人坚定人生信念,争取早日学有所成,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并送上中院干警的爱心助学捐款22300元。
一场司法救助虽已结束,但司法为民的脚步并没有停下。巴彦淖尔市两级法院将继续发挥职能作用,加大司法救助力度,着力促进个案探索与长效机制建设有机融合,不断深化“司法救助+社会化救助”多元化司法救助综合体系,让群众在感受到司法公平正义的同时,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编辑: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