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孝清
□ 法治日报全媒体通讯员 郑智君 周忠海
墨潭桃花岛、中国进士文化园两处景区是江西省吉水县的两张“旅游名片”。每当周末节假日来临,两大景区内游人如织,人气十足。
为打造更优景区治安环境,近年来,吉水县公安局主动融入“全域旅游”布局,不断拓展“旅游警务”外延,着力打造“民警就是导游、队伍就是风景、管理就是服务、执法就是守护”的旅游警务新模式,让平安吉水“警”色更亮,让游客的安全感、幸福感更足。
动态用警
织密旅游“防护网”
“景色美、环境好、秩序优!尤其是每天巡逻的民警比我们来得还早。”这不仅是本地居民的真实感受,也是外来游客的切身体会。
为让游客玩得安心、舒心,吉水县公安局依托“情指行”(情报、指挥、行动)一体化运行机制,根据客流动向,科学划分了水域、游船、玻璃桥、高架桥、古建筑等重点巡逻路线15条,布设巡逻前哨29个,实行“动静结合、点线相连”的动态巡防措施和“警随游客走,游客在警在”的错时工作机制,提高见警率、管事率、服务率,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人在景中游,警在身边守”。
为全力护航景区安全稳定,该局运行“警+N”的警务模式,在主要景点建立警务室,每个景区配备两名民警、两名辅警,积极发动网格员、景区保安员、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加入景区治安微信联盟群,每日发布景区治安情况“微通报”,发挥他们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配合民警协同开展应急处置、秩序维护等工作,为景区平安增添“微动力”。
“警务室与景区运营单位开展治安情况区域数据分析研判,对警情发案多的区域标注红色预警,加强警力部署,加大巡逻密度,着重开展景区秩序维护、涉旅矛盾纠纷化解、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提高了景区治安管理水平和服务游客能力。”吉水县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说。
综合治理
拧好旅游“安全阀”
“进士文化园内的古建筑大多为木质结构,博物馆内文物的历史价值不可估量,更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防火工作必须警钟长鸣。”行走在古建筑之间,吉水县公安局文峰派出所巡逻民警目光如炬地扫视着每一处角落。
据了解,吉水县公安机关积极推进技防建设,从“智慧旅游安保”入手,有效强化区域内的安全防控网络,实现景区警务可视化监督、数据化监测、智能化监管,为这些珍贵的文物编织起坚实的“防护网”。
围绕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环节,该县公安机关持续强化公共安全监管,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对景区及周边酒店、饭店等涉旅场所开展燃气、消防、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非法经营、强迫交易等涉旅违法犯罪,重点整治“黑出租、黑导游、黑旅社”等涉旅乱象,坚决维护游客合法权益。
优化服务
当好游客“贴心人”
民警除了巡逻守护景点秩序,每天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当“临时导游”。
吉水县公安机关提出“一名民警就是一位导游、一支队伍就是一处风景”的理念,立足游客需求,主动延伸触角,在日常巡逻、服务群众、调解纠纷的基础上,将景区的文化熟记于心,在巡逻间隙为游客义务讲解。警务室社区民警陈涛日均讲解3场次,荣获景区“最美讲解员”称号。
在客流高峰期,景区遇到最多的就是物品遗失类、人员走失类警情。为切实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吉水公安通过在景区悬挂民警联系牌、发放警民联系卡、张贴温馨提示等方式向游客提供报警、投诉、咨询等服务,解决游客的实际困难。
2025年以来,全县警情同比下降21.5%,其中景区纠纷类警情同比下降25.6%。
编辑: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