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莎莎
□ 法治日报全媒体通讯员 张海陵 殷小冬
2月19日,江苏省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第七法庭迎来了5位“特殊”的旁听者。他们是来自泰州市、高港区的人大代表,通过“我审您督”代表监督审判应用平台(以下简称“我审您督”平台)中的“点人监督”功能定点旁听了这场由该院副院长主审的庭审。
庭审结束后,参加旁听的代表还通过“我审您督”平台,从总体情况、庭审程序、庭审能力和司法作风等四个维度对法官的表现进行评议。“人大机关、各级人大代表旁听庭审、评议庭审,对于我们承办法官而言,既是压力,更是动力。”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副院长于世民告诉《法治日报》记者。
“‘我审您督’平台是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清单式’联络工作机制的基础上,与市人大共同开发的创新成果,深化‘点人监督、点案旁听、点事参与’的工作模式,将主动接受监督内化为‘如我在诉’的原动力,外化为‘一切为了人民’的驱动力,形成制度,做出深度,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司法带来的‘红利’。”泰州中院院长杨昌顺表示。
自“我审您督”平台运行以来,代表共通过系统“点单”监督418人次,让代表“推门听庭”,一键解锁“指尖”监督,实现司法审判的全方位公开和全过程透明,进一步推动代表监督“闭环”,让代表履职与法院接受监督同频共振。
实现功能升级
为解决代表联络工作“蜻蜓点水式”走过场等问题,2023年初,泰州中院以“点人监督”“点案旁听”“点事参与”为抓手,开展人大代表“清单式”联络工作。
“在工作中,我们边做边改边提升,针对没有统一信息发布平台,不具有筛选、检索等功能,收集信息慢、反馈效率低等‘堵点’问题,在2024年2月上线了1.0版本。”泰州中院副院长陈卫兵介绍说,经半年的部署、对接、调试,该平台正式以“我审您督”命名,并于2024年8月嵌入“江苏数字人大”App,实现了2.0版本的升级。
实际应用中,代表可通过专有账号登录平台,搜索承办法官或者输入案号进行预约旁听庭审。也可以结合专业领域、兴趣特长、履职需求和时间安排等,通过搜索、筛选、指定日期等方式快速查找相关法院的法官、案件、活动等并自主决定监督事项,还能就感兴趣的事项提出建议。
“‘我审您督’平台改变了主要由法院提供监督内容的传统做法,将监督对象、监督时间、监督内容、监督方式等选择权交给代表,进一步细化监督,实现代表监督全覆盖。”泰州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李向说。
列出三张清单
兴化市人大代表、兴化市人大常委会监司(法制)工委主任罗国瑞长期关注环境资源保护类案件审理情况,他通过“点案旁听”功能关注了兴化市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在监督案件的同时,也学习到了法律知识,很有意义,值得推广。”旁听完该案后,罗国瑞说。
通过“我审您督”平台,泰州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可查看全市法院“人”“案”“事”三张“清单”,即员额法官名单、本月公开开庭审理案件排期清单,以及近期法院围绕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推法治泰州建设等拟开展的重要活动,方便代表及时知悉并通过平台预约进行“清单式”监督,最大限度便利代表“指尖履职”。
自“我审您督”平台上线以来,泰州全市法院发布员额法官监督信息365条、庭审监督信息23496条、预约各类活动信息53条,让法院工作经得起“显微镜”细查细看,初步实现全市两级法院人、案、事全方位立体式监督。
畅通沟通渠道
医疗器械产品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一旦产品存在缺陷,不仅可能对使用者造成严重损害,还会导致企业在法律层面需进行高额赔偿、被行政处罚乃至出现刑事风险。为此,泰州市人大代表、海陵区华港镇为民服务中心主任卢玲通过平台“点事参与”功能联系法院,希望法院能够在相关风险防范上出谋划策。
代表“点单”,法院“接单”。接受“点单”后,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院积极开展调研,联合多个职能部门引导医疗器械行业和企业共同研究制定行业公约,从严格质量管理制度、坚持公平交易原则、保护知识产权、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重合同守信用等十个方面进行规范,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助力大健康产业发展。
“我们在引导医疗器械企业形成行业公约的同时,通过送法进企业、开展法治讲座等方式宣传推广,不断增强经营者法治意识。”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院院长刘瑛介绍说。
代表建议是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泰州法院努力将人大代表的“睿智之言”转化为推动工作的“良策实招”,以“点事参与”中提出的建议为牵引,紧紧依靠党委领导,立足审判职能,自觉接受监督。
泰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余松表示,泰州法院打造“我审您督”平台,不仅有勇气,更有底气。法院始终秉持“点人监督、点案旁听、点事参与”的核心策略,不断深化“清单式”联络机制,与各级人大代表建立了紧密而高效的沟通渠道,取得了显著成效。
经统计,2024年全市法院向各级人大、政协报告工作30次,办结建议12件、提案29件,及时就312条意见建议提出改进措施132条,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转化为推动法院工作发展的强大动力,真正将人民期盼变成现实。
编辑: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