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安徽公安建立基层执法办案日评议制度

用小切口撬动执法质效大提升

2025-02-08 11:12:24 来源:法治日报 -标准+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范天娇

□ 法治日报全媒体通讯员 王娅飞

110接警、自接警登记规不规范;执法记录仪摄录完不完整、清不清楚;案件受理立案审查期限是否超期……每天对前一日警情进行复盘和自查,已经是安徽公安机关基层所队的统一动作。

为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于平安的新期待,安徽公安机关从严格规范执法、强化打击整治、创新基层治理等方面入手,跟难题较劲、向问题开刀,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惠民生,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确保全省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

评选最优最差案卷千余起

2024年12月25日18时,在宿州市砀山县公安局的会议室里,最新一期“法治夜校”火热开讲,受邀前来的法律专家围绕执法办案不规范问题,特别是“日评议”中发现的问题,与170多位民警辅警进行互动。

为进一步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去年,安徽公安机关创新建立基层执法办案“日评议”制度,由基层所队主要负责人每日对本单位前一日受理的警情、案件和相关工作进行分析研判,提出工作意见,尽早发现问题、推动解决,以“小切口”撬动执法质效全面“大提升”。

安徽省公安厅先后研究相关工作规范及9个配套机制,组织开展“最优最差”案件卷宗评比、局长点评案件,以案示警、以案为鉴、以案促改。2024年,安徽省、市两级公安机关共评出“最优最差”案卷1024起,省公安厅两次召开全省公安机关局长点评案件调度会,对在全省范围内评选出的16起“最差”案卷进行点评剖析。

对照“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有关要求,安徽省公安厅部署全省公安机关强化执法记录仪建设应用,研发网上“日评议”系统。自2024年12月该系统正式上线以来,全省2630个基层所队通过“网上+网下”评议模式,对277981起警情、案件等执法源头事项进行评议,执法办案能力和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我们坚持‘抓前端、治未病’,让规范执法成为民警的行为自觉,去年,全局实现零行政复议撤销、零行政诉讼败诉。”六安市舒城县公安局政委詹金华说。

派出所均建立警民联调室

家庭、邻里、买卖等纠纷,看似鸡毛蒜皮,却影响着基层治理的“安全指数”和家家户户的“幸福指数”。为了加强源头疏导和预防,安徽公安机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广学习“六尺巷工作法”,将传统文化与本地特色结合,构建法、理、情融合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在化解矛盾、消弭分歧、凝聚共识中经受实践检验。

安徽省公安厅还探索建立高风险警情类矛盾纠纷闭环处置工作机制,每日全量梳理全省纠纷类警情,研判可能引发“民转刑”“刑转命”案件的高风险警情类矛盾纠纷,及时通过系统派发至派出所跟进回访、掌握动向、及时干预,全力预防化解矛盾风险,有效防范恶性案件发生。

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非一家之责、一域之事。安徽公安机关坚持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建立多元合力化解矛盾纠纷体系,建立并落实市、县公安机关每季度向属地党委政府报告、每月向事权部门通报,派出所每周向综治和事权部门通报矛盾纠纷线索工作机制。

同时,在全省1568个派出所全覆盖建立警民联调室,广泛吸纳老党员、律师、心理咨询师等力量参与调解工作。2024年,全省公安机关通过“警民联调”机制调处矛盾纠纷36.4万起。

开设新能源汽车业务专窗

当前,安徽汽车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新能源赛道更为突出。2024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94.5%,达168.4万辆,产量居全国第2位。为服务企业发展,合肥公安在全市车管所和比亚迪园区警务站开设10余个“新能源汽车业务专窗”,方便群众办理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业务。

“新能源汽车特别是智能网联汽车,要进行多种环境、多种路况的测试,需要申请特别的临时牌照。”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业务受理指导科科长陶余宝介绍说,合肥已出台智能网联汽车应用促进条例,开放骆岗公园无人驾驶体系等超级场景20余个。

2024年,安徽公安机关快侦快办涉知识产权及制售伪劣商品领域刑事案件1043起,非法经营、合同诈骗、串通招投标等侵企经济犯罪案件1100起,帮助企业挽回损失2亿余元,有力服务创新发展,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秩序。

安徽公安机关靠前一步、主动作为,坚持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找准公安作为空间,出台“积极参与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36项务实举措”,通过全周期服务保障、全链条打击防范、全过程公平公正,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让江淮大地成为创新创业的发展沃土。

编辑: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