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章宁旦
□ 法治日报全媒体通讯员 陈慧雯
年轻母亲张琳(化名)离婚后因病住院,与年幼儿子分离,出院后欲探望儿子,但屡遭男方拒绝,于是诉诸法庭。法院判决后,男方拒不履行判决义务,张琳只好申请强制执行。近日,广东省恩平市人民法院成功执结这起探望权纠纷案件,以暖心司法为母子架起亲情桥梁。
2021年1月,张琳与方明(化名)结婚。婚后二人经常发生争吵,婚姻持续几月后便宣告结束。离婚后张琳发现自己怀有身孕,经与方明商量,决定留下孩子。2022年4月,张琳生下儿子浩浩(化名)。因张琳患有后天性精神疾病,产后病情加剧,便住院接受治疗。儿子由方明抚养。
2023年4月,张琳出院后多次要求探望浩浩,但都遭到方明及其父母拒绝。同年10月,张琳将方明诉至恩平法院,要求实施对儿子的探望权。
恩平法院审理后判决,张琳在浩浩年满18周岁前,每月可在指定地点进行两次探望。然而方明拒不履行判决义务,张琳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阶段,承办法官刘引弟约谈张琳。
“法官,我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从没想过争取抚养权,只想每个月跟孩子好好相处一阵。”张琳拿出一沓医疗资料,继续说,“这是医院证明,我有定期复查,病情很稳定,完全可以正常与孩子交往。”
了解情况后,刘引弟又联系被执行人方明。方明表示,自己对于张琳的探望没那么抗拒,最大的阻碍是浩浩奶奶。刘引弟决定到方明家中做其母亲工作。
在方明家中,浩浩奶奶情绪激动、态度坚决。浩浩爷爷则表示,愿意给张琳经济补偿,但希望她不要见浩浩。
“法律是用来保护每个公民合法权益的,希望你们考虑清楚。”刘引弟临走时对他们说。
两天后,张琳来电向刘引弟询问案子进展,得知结果后,她伤心不已。
“不要担心,一定会让你见到儿子的。”刘引弟安慰道。
随后,刘引弟走访方明所在社区,得知浩浩奶奶原本就反对方明与张琳的婚事。夫妻俩婚后经常吵架,老人家心疼儿子,总是帮他吵,导致婆媳关系越来越差。
有解了!刘引弟再次上门。
“如果不配合执行,法院就把你儿子列入失信人名单。”不出所料,刘引弟的话让浩浩奶奶陷入沉默。
见其有所触动,刘引弟劝道:“浩浩奶奶,您也是一位爱孩子的母亲,难道不能感同身受吗?浩浩也需要母爱,您能理解吗?我理解您的顾虑,也请您理解张琳对儿子的思念。”
老人终于松口了,表示不再干涉此事。
两周后,在刘引弟以及妇联、社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张琳在社区居委会见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儿子。
编辑: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