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国锋
“一年来,公安部11次在江苏召开现场会、45次通令嘉奖或发来贺电、58次推介江苏经验做法。”1月9日,江苏省公安厅举行“向人民报告”新闻发布会,江苏省公安厅常务副厅长、党委副书记徐大勇向媒体通报2024年全省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情况时介绍,可以从“安全、发展、改革、提优”四个关键词切入,解读2024年度江苏公安取得的亮眼“成绩单”。
从关键词“安全”看,过去一年,全省公安机关积极构建全方位有效覆盖、全天候发挥作用、全要素高效运行的公共安全防护网,坚决筑牢平安高地。
通过组织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日均投入警力5.8万名、警车7650辆,重拳严惩突出犯罪、多维织密巡防网络,全省110接报刑事、治安警情均大幅下降;坚持以专业对职业、以团队打团伙,扎实推进合成侦查等机制建设,全省刑事案件破案率同比上升3.1%、立案同比下降23.1%,现行命案连续7年全破,电诈警情、立案、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26%、35%、51%。
人民群众痛恨什么,就坚决打击整治什么。针对电信网络诈骗多发的态势,江苏公安机关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各类精准预警模型,多渠道挖掘潜在受骗群众,在全省成立1624支专职劝阻队伍,用大数据和“嘴皮子”挽救“钱袋子”,累计精准发出宣防短信200余万条、呼出劝防电话80余万通、派警上门化解涉诈风险12.6万次,避免群众受损206万人次,江苏电信网络诈骗预后被骗率降至0.01%,保持全国领先。
系统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溺水事故防范和道路交通安全治理,着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并通过深化危货客货运输协同监管、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监管,建立酒、醉驾溯源调查和结果通报机制,涉电动自行车事故和农村道路交通事故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3.7%、17.7%,全省道路交通事故起数、亡人数连续3年“双下降”。
从关键词“发展”看,江苏公安机关统筹高质量发展需求侧与公安执法服务供给侧的有机结合和精准适配,系统性重塑服务民生发展体制机制。其中,通过靶向建立高新技术企业重点保护名录,打造431个警企工作站和20个知识产权保护前哨,建立“警联护企优商服务平台”,侵犯知识产权破案数同比上升10.2%,还依法惩治了一批金融、涉税、商贸、证券和制售假等犯罪,侦办一批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全力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绿色发展。
据介绍,通过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全省公安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建成率已达九成,形成包含1个省级公安政务服务窗口、13个地市级窗口、95个县级窗口、423个“三进驻”(进社区、进企业、进村组)点位、1554个户籍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4200余个自助区和便民服务点的公安政务服务窗口运行体系。
从关键词“改革”看,过去一年,江苏公安机关持续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不断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打造协同高效的警务运行生态系统,警务潜能不断释放,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厚积薄发、动力澎湃。
扎实开展110接处警“擦亮行动”,全省95%的接警区实现5G可视化110接报警,群众满意度实现新提升;在全省科学编织无人机智能巡控“低空警格”,构建起“站车摩航舟”立体巡处、快速合围新模式;深入推进“苏警数智”一号工程,省、市和体量较大区县公安机关全部建成大数据实战赋能中心,打造289个实战模型滚动输出赋能产品。在“情报、指挥、行动”一体化框架下,江苏公安机关继续完善跨警种融合作战体系和贯通省市县、所队站的扁平指挥体系,持续健全应急处突协作、110社会联动、跨区域警务合作等协同作战机制,实现一体联动、一呼百应。全省128个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全年执法安全“零事故”,全省还率先全覆盖建用127个县级接报案中心、1597个所队接报案室,最大限度防止不如实受立案问题。
从关键词“提优”看,江苏公安机关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纵深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警,组织开展全省公安队伍建设提优年,着力锻造高素质过硬公安铁军,为履行好新时代职责使命提供坚强保证。
过去一年,江苏公安机关大力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制定实施24条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措施和问题清单,刚性执行各项铁规禁令,健全落实大监督暨队伍风险研判和违纪违法案件定期通报制度,警营生态不断优化,涌现出被辖区百姓称为“兜底警察”的2024年度全国“最美基层民警”江苏候选人、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中央门派出所教导员蔡文君,全国基层公安机关刑侦信息化应用的“排头兵”、光荣入选2024年全国“最美职工”的扬州市公安局江都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孔德年等先进人物。
2024年,江苏公安机关共有11个警种部门斩获全国公安系统比武竞赛第一名,3名民警被授予公安部二级英雄模范称号,5个集体和28名个人荣立一等功。
本报南京1月9日电
编辑: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