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发挥审判职能 提升绿水青山“颜值”

清远清新法院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2024-10-09 13:41:25 来源:法治日报 -标准+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君

□ 法治日报全媒体通讯员 李昊

近日,在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某矿山上,望着补种的100多棵树苗沐浴着阳光茁壮成长,清新区人民法院法官露出欣慰的笑容。

这是清新区法院受理的一起涉破坏山林环境资源案件的复绿现场。该院通过对补植复绿情况“回头看”,将司法保护从审判阶段延伸至判后环境修复阶段,确保“补植”真正“复绿”。

“清远市山峰林立、湖江相连,森林覆盖率高达69.7%。”清新区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该院围绕推动绿色和谐发展、助力美丽平安清远建设,推进环境资源专业化审判,做实做细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为清远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司法智慧和力量。

推进环资审判专业化

2022年9月,被告人梁某恒和陈某斌合伙以向山体注入硫酸铵后沉淀的方式非法开采稀土矿,造成矿产资源破坏价值970万元,析出的氧化物经济价值346万元。清新区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该案,在对被告人判处监禁刑及并处罚金的同时,还判决被告人连带赔偿生态环境损害及修复等费用近1300万元,以经济制裁降低再犯可能性。

“清远稀土矿产资源丰富,是非法盗采重灾区,本案严惩非法盗采稀土矿的行为,对维护本市生态环境和国家资源安全起到良好警示作用。”该案审判长胡燃表示。

据介绍,清新区法院围绕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发挥审判职能,依法公正高效审理各类环境资源案件,加大对环境资源犯罪惩治力度,充分发挥环境资源民事审判预防、救济、修复功能,审慎审理行政机关为预防、控制环境资源损害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案件,依法支持行政机关积极履行环境资源监管职责。

为整合优化审判资源配置,推进环境资源专业化审判,提升法院环境资源司法保护整体效能,自2023年10月7日起,清新区法院集中管辖全市环境资源行政案件以及清远南部四县(市、区)环境资源民事案件,探索开展环境资源民事、行政审判“二合一”改革,选定3名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员额法官,组成固定合议庭,集中审理涉环境资源的相关案件,畅通内部协调机制,确保裁判理念的统一。

据统计,集中管辖环境资源案件以来,清新区法院共受理各类环境资源案件886件(含行政非诉),审结857件(含行政非诉)。

构建协同治理新格局

今年7月23日,清新区法院法官来到连南县寨岗镇某矿山,实地回访一宗案件的补植复绿情况。在夏日的阳光下,补植的100多棵树苗迎风摇曳,长势良好。

“判决生效后我们一直在跟进、督促罚金执行等工作,联合寨岗镇政府多次组织复绿情况跟踪,确保已实施生态修复造林的树木得到有效管护。”据主办法官介绍,清新区法院运用“补植复绿”“代位补种”等方式,推动行政处罚与生态修复有效衔接、有机结合,探索建立府院联动的生态修复“双验收”制度。

“审判只是生态修复的开始,充分运用司法手段修复受损生态环境才是环境资源审判的终极目标。”清新区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保护好生态环境,需多部门联动构建司法保护大格局。

为贴近清新白湾省级自然保护区司法需求,清新区法院联合区林业局、石潭镇政府在保护区设立“森林法官工作室”,依托“森林法官工作室”和联动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审判机关、林业部门、基层政府职能作用,形成协同推进保护发展林业资源的工作合力。

8月15日,清新区法院结合全国生态日举办“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专题开放日”活动,清新区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政执法人员、林业工作者和法官齐聚一堂,深入讨论如何依法惩治与预防环境资源违法和犯罪行为、强化环境资源执法司法衔接等话题,凝聚共识共推绿美清新生态建设。

“清新区法院将继续强化与生态环境、林业渔业、自然资源等职能部门的沟通,加强与自然保护地的联系,推动环境资源执法司法尺度、案件线索移送、环境修复执行等方面协同发力,形成生态环境多元共治局面。”清新区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创新普法模式凝共识

今年5月,一宗非法占用林地案件在行为发生地的公交车站内开庭,吸引了当地群众围观旁听。庭审结束后,法官以该案为例开展生态环境普法宣传,引导群众树立保护耕地林地、保护生态的意识。

这是清新区法院利用巡回审判优势,将审判现场转化为普法现场的一个缩影。该院通过环境资源案件现场审理,普及生态保护理念。

“原来擅自占用自家林地耕地建工程也是违法的,今后如果要使用土地搞建设,一定要先报批。”参与旁听的一名村民表示。

“我希望当地老百姓都能通过这样的案件感受到保护耕地林地、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这也是我们办案的初衷。”清新区法院有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在常态化开展生态司法法治宣传过程中,清新区法院还以“法律六进”形式普及垃圾分类、节能环保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紧扣世界环境日、全国生态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持续做好专题开放日等法治宣传活动,通过各种媒体渠道扩大宣传影响力,引导更多群众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中来。2023年以来,该院进入企业、学校、社区、乡村举办环境司法现场宣传活动114场。

编辑: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