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夏季达沃斯论坛传递经济风向

从这里,世界持续看好中国机遇

2025-07-07 11:21:22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琼

6月26日,为期三天的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落下帷幕。作为“世界经济风向标”的对话平台,本届论坛吸引了来自9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余名商界、政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代表参会,共同探寻世界经济未来成长和合作共赢之道。

论坛期间,与会嘉宾深切感受到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决心,普遍看好中国创新能力及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相信中国将始终以开放合作的姿态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中国展望”议题引热议

今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以“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为主题,聚焦前沿领域、新兴热点,围绕“解读全球经济”“中国展望”“剧变中的产业”“投资人类与地球”“新能源与材料”五大议题,精心设计了平行论坛、双边会谈、经贸交流等活动。

论坛召开前夕,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25年世界经济增长2.3%,比年初预测下调0.4个百分点。在全球经济增长处于十字路口之际,“中国展望”议题在本届论坛上吸引了众多嘉宾热议,“关注中国”也成为嘉宾的共识。

许多与会嘉宾、海外人士在谈及“中国展望”议题时表示,应当“继续相信中国”“扎根中国”。他们对“(本国企业)在中国持续成长充满信心”,并相信中国将始终以开放合作的姿态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董事长穆罕默德·阿布纳扬在论坛上说,投资者信任中国,也相信在中国取得的成功能带来全球市场共同繁荣。“中国是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南非独立传媒集团副董事长莱汉·瑟维在论坛期间指出,中国正通过投资、消费和强化伙伴关系提振全球经济,这对长期合作至关重要。无论世界形势如何变幻,中国始终是国际社会值得信任的理想合作伙伴。“中国助力世界经济复苏,是在共同创造未来,我们需要与中国加强合作。”

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梁锦慧认为,本届论坛在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举办,报名与会的嘉宾人数创近年新高。“这充分体现出国际企业和投资者对中国及亚洲市场的强烈兴趣。”

世界期待与中国共赢

在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会场内外,不同的声音就一个话题产生了“同频共振”:会场内,与会嘉宾尤为关注中国的创新实践;会场外,海外人士同样看好中国创新能力,赞叹中国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18年来,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展示的中国创新技术和前沿产品,许多都已经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并带来巨大经济效益。来自会场内外的各界人士相信,新技术引领新增长,他们期待能够在包括上述领域在内的多个方面,与中国实现合作共赢。

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米雷克·杜塞克表示,在新兴科技不断涌现的时代,全球日益关注中国的创新生态系统,尤其是中国在能源转型、整体能源生态系统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发展。他表示,中国的经济规模以及整体消费市场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让中国在亚洲这个更大的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期待世界多国能够与中国共赢。

“中国聚焦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和绿色产业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以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在打造未来增长引擎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助力全球经济复苏。”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秘书长李熙燮称赞说。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和政治学教授杰弗里·弗里登指出,中国是全球非常重要的经济体,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制造业大国,应该与中国合作而非对抗,世界才会变得更好。

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董事长穆罕默德·阿布纳扬强调,若没有中国在设备制造、创新体系以及产业链方面的支持,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将难以成功实现能源转型,也难以创造更大价值。“与中国的合作,已成为我们未来价值主张的重要组成部分。”

埃及规划、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部部长拉尼娅·马沙特等与会嘉宾充分肯定了中国在推动国际合作方面作出的努力。马沙特在“‘一带一路’将如何发展?”分论坛上表示:“埃及计划在2030年前将可持续能源占比提升至全国的45%,这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理念高度契合。在交通、能源和港口建设等领域,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切实拉动了埃及的经济发展。”

彰显高水平开放决心

2007年,首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连召开,并逐渐形成大连、天津两座城市轮流举办的“双城特色”。18年来,夏季达沃斯论坛不仅触摸世界经济脉动,也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为各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搭建起平台。

与会嘉宾和海外人士认为,夏季达沃斯论坛定期在中国召开,彰显中国践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

李熙燮指出:“夏季达沃斯论坛为广泛讨论亚洲乃至全球经济问题和前景提供了平台,是亚洲和世界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宝库……在全球经贸环境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今年的论坛尤为重要。当前,关税冲击等保护主义蔓延,对区域合作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严峻挑战。中国的创新与开放有助于增强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的韧性。”

“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为国际合作创造了互利共赢的空间。中国坚持以其稳定的制造业体系、可靠的贸易合作和积极的国际投资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确定性。国际社会之所以持续看好中国,原因在于其始终致力于与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共享发展机遇。”南非自由州大学研究员、经济学家塔法兹瓦·鲁齐费说。

克罗地亚著名经济学家、前经济部长柳博·尤尔契奇等与会嘉宾指出,通过本届论坛,中国展示了在高质量经济发展中取得的非凡成就,也重申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他还强调:“中国经济持续向好、中国已形成超大规模的消费市场、中国坚持合作共赢并不断向世界敞开大门,这正是中国经济实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的原因,而中国新发展必将为各国提供新机遇。”

编辑:刘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