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广西凤山法院“五色”文化赋能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5-07-23 15:52:38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良艺 实习生 韦俊雅 通讯员 黄臣华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凤山县人民法院立足本地特色,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文化建设之路,将政治之“红”、法治之“金”、书香之“墨”、廉政之“青”、民族之“蓝”相融合,以文化凝聚力量、以文化促进审判、以文化服务群众,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法院文化建设新路径。

传承“红色基因” 筑牢文化根基

凤山县作为广西农民运动的发源地之一,是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凤山法院依托本地丰富红色资源,以红色基因作为法院文化建设的根基,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锻炼,锤炼干警政治素质。

凤山法院打造红色文化走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积极组织干警参观本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军故事大家讲”“周末红色影院”“追逐红军足迹,重走长征路”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干警们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凤山法院将党建工作与巡回办案、多元解纷、未成年人保护等业务深度融合,打造“党建+山区巡回审判”品牌,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双促进、双提升”,其党总支部被评为县四星级基层党组织。

托举“金色天平” 闪耀法治之光

金色,是法徽上天平的颜色,更是凤山法院的法官们司法为民,护航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保护色。

凤山法院整合多元解纷力量,实现矛盾纠纷“早排查、早参与、早化解”。2024年3月,凤山法院在无讼示范村设立“法院+N”综合服务站,联合多部门构建“环资审判+生态文旅+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等矛盾纠纷联调机制,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司法服务。其中2024年审结诉前调解案件1169件,调解成功677件,调解成功率达57.91%。

近年来,凤山法院在凤城人民法庭设立“枫桥式”家事少年法庭,推行刑事、民事、行政(司法救助)“三合一”审判模式,集中审理家事和未成年人案件,探索建立“法院+N”联动工作机制,构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多方联动的工作新格局,以温情司法守护山区万家灯火,先后获得“广西示范人民法庭”、全自治区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等荣誉。

淬炼“墨色文化” 建设书香法院

“遥听鸡语入村寨,静对律条忘利名;且看青春赓老骥,天平守护献忠诚。”凤山法院干警们聚焦法院工作,创作一系列刻画法官坚守、展现法治温情、传递司法为民理念的诗歌。

近年来,凤山法院发挥本地区优势,立足“中华诗词之县”,深入开展“书香凤法·文化润院”系列活动,通过定期举办读书文化沙龙与诗歌、书法等文化交流活动,成立凤山法院“凤鸣诗社”,发动干警广泛参与,营造浓厚的诗词文化氛围。同时,强化干警业务能力提升,开展“法官夜话”业务论坛14期,深化“导师式”培养模式,发挥传帮带作用,实现人才梯队发展。近年来,凤山法院涌现出全区法院“办案能手”“执行先锋”等先进典型,形成以文育人、以文促院的工作格局。

2024年,凤山法院的审判质效所有指标均居于合理区间,达标率达100%,其中8项指标优于合理区间,审判质效得到了显著提升,实现了文化建设与审判工作的良性互动。

打造“青莲文化” 涵养清廉之本

凤山法院坚持文化润廉,加强法院廉洁文化阵地建设。在办公场所张贴清廉警句格言,制作清廉文化宣传板报、滚动播放廉洁标语等,营造廉政文化氛围。同时,将干警家属纳入家风建设体系,常态化开展“廉政家访”“签订清廉家庭承诺书”“发放清廉家庭倡议书”等活动,实现多层次、全方位的廉政文化教育体系。持续开展廉政微党课,分享廉洁小故事等特色文化活动,教育引导干警永葆清廉本色,勇于担当负责。

凤山法院完善以常态监督、动态监督、制度监督为抓手的“三监督”闭环监管体系,开展院领导轮流值周巡岗,做到一周一巡查、一月一通报、一事一整改,落实定期谈心谈话制度与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

融合“民族之蓝” 创新文化载体

凤山县是瑶、壮、汉等民族聚居地,蓝衣壮、蓝靛瑶等民族风情浓厚。凤山法院厚植法治精神于当地热土,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法院文化建设之中,形成象征当地民族团结的法院蓝色文化。

凤山法院将普法阵地延伸至偏远村屯和小学。同时,利用具有本地特色的山歌文化,融合凤山县当地山歌莲花调,编写法治山歌40余首,深入开展山歌普法活动,让法律知识深入人心。

凤山法院干警们定期开展“一村一法官”活动,用当地方言讲解法律条文。2025年以来,凤山法院选派19名法官及业务骨干担任“法治副校长”,深入校园开展普法课堂、庭审进校园等活动69场。同时,凤山法院干警坚持办案与普法结合,将庭审现场搬到案发地开展“巡回审判+普法活动20余场。近年来,凤山法院开展法治宣传活动300余场,法治宣传覆盖全县102个乡村。

凤山法院打造“五色”文化建设品牌,以品牌文化建设夯实发展“硬支撑”,助力绘就山区司法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编辑:李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