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72岁工人莫名成5家公司“法人”

湘潭岳塘检察监督撤销不当处罚追回养老钱

2025-07-22 17:28:5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阮占江 帅标 通讯员 陈嘉伟 杨傲坤 

“我就是一个打钢钉的工人,怎么就成了公司老板?”72岁的罗某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在车间辛苦劳作时,竟被公司安排挂名5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2023年,因其中一家企业环境违法,毫不知情的罗某被处罚7.6万元,15万元养老积蓄更被法院强制执行。近日,经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人民检察院依法监督,这起行政处罚被撤销,老人的血汗钱终于失而复得。 

撕开案件迷雾 查明“挂名”真相

受理该案后,承办检察官立即启动调查程序:调取法院执行案卷、环保部门行政处罚案卷;向罗某所在公司工作人员调查了解处罚和送达情况,实地走访某管理公司厂房;前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税务部门调取案涉公司生产经营信息;与行政执法案件承办人、强制执行案件承办人进行沟通,了解案件处罚和执行的详细情况;委托鉴定机构对相关笔迹进行鉴定;召开公开听证听取各方意见。 

经过实地走访、反复核对案卷材料,结合调查核实的证据,查实某门业公司肖某因涉及多起诉讼被限制高消费及失信被执行人,其安排缺乏法律知识,在车间做体力劳动已年逾七旬的罗某同时担任多家公司法定代表人,并欺骗其不用承担法律责任。罗某就这样在2022年9月的一天,成了四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甚至在罗某挂名的某管理公司及本人2023年7月被行政处罚后,罗某仍于2023年11月被安排成了另外一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罗某因对被行政处罚和强制执行不知情——在行政处罚和强制执行阶段“罗某”出具的授权委托书经鉴定并非其本人签名、多名证人证实处罚决定书未送达罗某本人,未能及时提出申辩意见和复议,导致其多年以来积攒的“养老钱”被法院强制扣划。 

制发检察建议 不当处罚被撤销

在查明案件事实后,检察机关认为,本案罗某系在他人引导下被动成为案涉公司法定代表人,其作为挂名法定代表人未参与公司实际经营管理,在行政处罚阶段因未收到相关文书未能及时行使申辩权,环保部门对罗某的处罚存在不当。2025年4月,岳塘区人民检察院向环保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建议依法纠正对罗某的行政处罚。同时,由于环保部门的行政处罚决定已经过法院合法性审查并准予强制执行,检察机关亦向法院制发检察建议,建议法院依法纠正相关执行行为,妥善处理案涉行政争议。 

检察机关发出检察建议后,考虑到案件的复杂性,与法院和环保部门就本案行政处罚及执行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召开“圆桌”会议,环保部门亦非常坦诚,直面罗某行政处罚一案存在的问题,愿意根据检察机关调取的新证据撤销对罗某的处罚,法院也很同情罗某的遭遇,愿共同做好该案的争议化解工作。 

近日,岳塘区检察院收到法院与环保部门的回复,法院表示已就该案向环保部门发出司法建议,建议撤销行政处罚,并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强行政非诉审查工作。环保部门回复本院,已撤销对罗某的处罚,退还相关款项,并启动对罗某挂名的公司实际负责人的处罚程序。 

几经波折,罗某因挂名公司法定代表人而背负的行政处罚终于被撤销,其被法院强制扣划的款项也被依法退回。2025年7月16日,罗某向岳塘区人民检察院送来题为“公正廉洁,一心为民”的锦旗,致谢办案检察官及全体行政检察团队。承办检察官说:“锦旗上的这八个字,既是肯定,更是鞭策。看到罗某从愁容满面到满面春风,觉得这个打了一辈子‘钢钉’的老人终于可以不再愁苦难安,可以安度晚年了。我也特别为之高兴,甚至感动。” 

尽管罗某的行政处罚决定已被撤销,但他继续担任名义上的法定代表人仍存在法律风险。为彻底为罗某扫清法律上的障碍,根据罗某涤除5家挂名公司法定代表人身份的诉求,岳塘区人民检察院经认真审查,并检索相关案例,现已向法院提出支持起诉意见书。 

“罗某挂名多家公司法定代表人也反映出工商登记过程中可能存在审核材料不严的问题,检察机关将在进一步调查核实后向相关部门制发社会综合治理的检察建议。”该院分管行政检察业务的副检察长尹爱辉说。 

编辑:张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