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从“多处跑腿”到“一窗通办”

看湘潭雨湖区综治中心如何用“1厅12室”织就平安网

2025-07-22 17:28:1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阮占江 帅标 通讯员 赵嘉 

近年来,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坚决落实中央、省、市政法委关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相关要求,统筹发展与安全,落细落实综治中心“五有”“五个规范化”总体要求,突出好用实用,实现实战实效,把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平安法治建设的重要抓手,确保社会大局安全稳定、城市运行高效有序、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从“多处跑腿”到“一窗通办”减少群众诉累

雨湖区综治中心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选址于政法资源核心区域,司法、信访等部门集中办公,公检法机关近在咫尺。更重要的是,该中心通过资源整合,将公共法律、矛盾调解、信访接待等多个服务平台有机融合,打造了“1厅12室”的综合性服务阵地(注:包括群众接待大厅、人民调委会、专业性调委会等12个功能室)。 

中心建立了清晰的“接待分流-调解-行政复议-诉讼-信访”工作流程,为来访群众提供了矛盾化解的法治“路线图”。群众来此解决矛盾纠纷,可享受类似医院“挂号就诊”的便捷服务体验。2023年,中心投入40余万元进行提质改造,进一步优化了服务流程,提升了专业化水平。 

从“单兵作战”到“团队协作”扩容“朋友圈”

多元力量拧成一股绳,汇聚“能解事”的人。雨湖区委政法委牵总协调,推动公检法司信访常驻,行业部门轮驻,涉事部门随驻。并推动调解组织、心理咨询团队等社会力量加入。“朋友圈”里有了行业专家、“五老”乡贤、“和事佬”、法学会首席咨询专家、心理咨询师等化解基层矛盾的生力军。提升调解专业能力,出台《矛盾纠纷案例汇编》,提供业务参考与指导;特邀电视栏目《寻情记》资深调解员邹美红及其团队进驻,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她的经验正通过基层人民调解员系列培训,传递给全区上百名调解员。 

从“各自履职”到“条块融合” 助推高效运转

中心聚焦主责,化解矛盾与防控风险双线发力。在矛盾化解上,“制度链”环环相扣,诉求通达,线上,“千年雨湖”智慧平台整合12345、公安“情指行”等,诉求“一键直达”;线下,区、乡中心及部门同步受理。分级联动,乡镇街道、部门三次调解未果上报中心;中心按需召集联席会议,“条块”融合共解难题。闭环管理,事件“统一接收、按责转办、限时办结、督办通报、考核评价”五步走,过程纪委监督、群众评价,疑难案领导包案。2024年摸排矛盾纠纷5243起,化解5121起,成功率97.67%。在风险防控上,“信息网”织密织牢,全域感知,紧盯“七情”(民情、社情、警情、访情、案情、舆情、12345热线),网格员、巡防车成为流动“哨兵”;精准研判,区、乡、村三级定期分析平安形势,结构化分析矛盾数据,发布“平安指数”,靶向施策,月度专报供决策参考,突出问题集中整治,风险领域精准指导。 

从“传统治理”到“智慧赋能”筑牢“平安圈”

科技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倍增器。全区已建设改造1200余个“雪亮工程”探头,整合4642个社会视频资源、270个应急广播(俗称“村村响”)以及湘江水域的36个防溺水视频资源,力促“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这些“眼睛”不仅守护治安,更探索应用于防溺水、防火、防汛的前端智能感知预警。不久前,姜畲镇一起交通事故中,“雪亮工程”视频图像成为关键“目击者”,还原真相,避免误判。构筑“三级巡防”(区专业、乡专职、村义务)指挥体系,结合对“盗抢骗”等现行犯罪的举报奖励机制,让平安基石更加稳固。雨湖区“扁平化治理解纷”工作法入选2023年全省“枫桥经验”先进典型。该区2024年刑事案件下降31.51%,法院收案下降13%,人民调解量上升15%,社会大局保持“五个零发生”“两降两升一零”良好态势。2024年复议案件量、受理量、办结量均创历史新高,调撤率达36.6%,实质化解率92.7%。2024年信访总量下降12.27%,初访一次性化解率98.82%,积案化解增长68.42%。 

雨湖区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雨湖区将持续推进各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有效整合资源、健全机制、顺畅运转,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早、在小,让“小中心”,正释放出守护“大平安”的强劲动能,让群众的满意度和安全感持续提升,平安建设的根基越夯越实。 

编辑:张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