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艳 通讯员 尚永江 罗玛丽
地处中越边境的广西崇左,边境线长533公里,是中国边境口岸最多的城市,是中国通往东盟国家最便捷的陆路大通道,在区域经贸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崇左市紧扣高水平涉外法治建设目标,在构建服务矩阵、织密调解网络、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持续攻坚,打造出一批具有特色的涉外法治品牌,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根基、注入澎湃动能。
构建法律服务矩阵
“以前遇到纠纷,我们得跑遍好几个部门,效率低得很。现在园区‘一站式’法治服务站直接对接,几天就把问题理顺了,我们做外贸的底气更足了!”谈及法治园区带来的便利,凭祥市爱瑞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淇深有感触。
杨淇口中所说的法治园区,正是广西凭祥产业园法治园区。该园区整合公检法司等法治资源,集公共法律服务、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涉企执法司法等职能为一体,建成涉外法治服务基地等十大惠企法治平台,企业只需进“一扇门”即可享受“一站式”服务。
立足边境开放前沿,产业园区众多的实际,崇左市大力推进“法治园区”创新实践,构建涵盖公共法律服务、柔性执法示范、多元争议化解等十大惠企平台,在自贸区崇左片区、产业园区等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实现涉外法律服务与园区企业需求“零距离”对接。
在平台建设上,崇左市挂牌成立广西首个设区市层面司法行政领域“对外法治交流中心”。该中心整合多部门资源,将涉外法治建设任务逐一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及完成时限,成为推动涉外法治工作落地的“指挥中枢”。
针对涉外法治人才短缺等难题,崇左市主动破题,举办全市涉外法治人才培训班,为法治建设储备专业力量。同时,崇左市政法部门与高校深度合作,共建涉外法治人才实训基地,积极探索“复合型”“订单式”培养模式,为涉外法治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织密纠纷调解网络
今年4月28日,一台计划运往越南的价值150万元的旋挖钻机因超重5.2吨引发争议,被滞留在凭祥市桂福货场。
接到报警后,崇左边境管理支队那艾边境派出所与凭祥市人民法院迅速启动“派出所+法院”联合调解机制。经过6个小时调解,那艾边境派出所民警全面核实梳理了双方履约情况,钻机所属公司决定向运输公司提起货物运输合同诉讼。立案后,凭祥市人民法院根据案情快速作出了先予执行裁定,对存在争议的旋挖钻机在提供担保的情况下先予放行,待案件审结后,根据实际情况再从担保金中扣除运费。
24小时,旋挖钻机走出国门,一起涉及中越企业的纠纷在口岸现场得到化解。
作为广西对外开放的前沿城市,崇左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常年排名广西第一。全市政法部门因地制宜,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公平公正地解决各类外贸纠纷,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在中越法律服务(浦寨)工作站,浦寨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周梅初与凭祥市广东商会会员、凭祥市浙江商会会员以及来自越南的特邀调解员一起,化解了大量涉外矛盾纠纷。
“解铃还须系铃人,身边人更能调解身边事。”周梅初说,“按照‘以外调外’‘以商调商’的原则,我们特聘越南客商和越南律师参与纠纷调解,效果很好。”
扎根边境30年,周梅初参与调解涉外纠纷200多件,调解成功率达97.3%,涉及金额4000多万元,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等荣誉称号,以其名字命名的“老周涉外调解工作室”远近闻名。
目前,崇左市构建了中越联合调解涉外民间纠纷工作机制,组建专业化中越“双语”涉外调解队伍,共建立涉外人民调解组织85个,拥有外籍调解员36名,织就一张覆盖全域的涉外纠纷调解网络。
高效优质的纠纷快处机制,营造出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和谐氛围。
深化涉外法治协作
7月11日上午,在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几十名游客有序排队,在出入境办证大厅“刷脸办证”后,再到中越联检楼依次通过查验通道,整个流程快捷顺畅,游客轻松实现一日游两国。
在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大新县公安局将出入境办证大厅设在景区内,通过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办证时间、简化出境手续,实现跨境游办证“即来即办,即办即出境”。
在景区内,飒爽英姿的德天女警先锋队开启护游模式,及时办理中外游客各类求助事件,调解涉旅矛盾纠纷,合作区自2023年9月试运行以来,德天景区共接待游客352万人次,保持零发案,涉游纠纷调处率达100%。
除了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凭祥-越南谅山跨境游同样吸引大量游客。凭祥市公安局通过扩建办证大厅,在友谊关景区增设办证点,上线“边境旅游预约在线办证系统”等举措,助力中越跨境旅游热度攀升。
“我们一直在便利上做加法、在时间上做减法,通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探索,推动凭祥边境旅游发展。”凭祥市公安局副政委罗红梅介绍。
自2023年3月边境旅游恢复以来,崇左边境旅游办证游客及边境旅游通行证办证量连年大幅攀升。2023年以来,崇左市边境旅游办证约13万人次,边境游办证量居全国第一。
2015年,崇左凭祥市司法局与越南谅山省文朗县司法部门签订联合解决边境民事纠纷调解备忘录,推动边境民事纠纷协同调解。
为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法治交流合作水平,崇左市2018年与越南谅山省司法厅签订《司法行政合作协定》。
崇左市公安、人社等部门与越方建立了警务、跨境劳务等执法合作交流机制,特别是双方公安部门完善中越跨国警务合作机制,常态开展会谈会晤、互递信函、警务合作,为促进边境贸易快速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实践中,崇左市司法与行政部门多维拓展与越南的法治合作深度,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中越执法司法协同体系。
如今,在边城崇左,法治宣传队穿梭边境村屯,普法山歌回荡中越界河,群众的法治意识不断提高,为涉外法治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下一步,崇左市将持续擦亮具有特色的涉外法治品牌,以更坚实的法治力量赋能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国际竞争与区域合作中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编辑:李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