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军嫂调解队:基层矛盾纠纷的“解铃人”

2025-07-22 15:45:3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艳 通讯员 尚永江 罗玛丽

218c38b3af704014ed9e8b3228f0202.png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桐棉镇板烂村,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她们不是执法者,却能解开邻里“千千结”。这支由军嫂组成的调解队,用细心与智慧穿梭在边境村落间,为筑牢南疆法治屏障、促进民族团结贡献力量。

7月8日,《法治日报》记者来到板烂村,军嫂调解队的队员们正和板烂边境派出所民警一起开展活动,队员们邀请民警一起包粽子、做艾粑,体验壮族民俗风情和美食文化。

板烂村位于广西宁明县桐棉镇西南部,既是革命老区,也是边境驻军前沿。板烂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卢海介绍,村里相继有376名青年参军入伍,81名女青年成为军嫂,爱国拥军氛围浓厚,在2024年获评自治区爱国拥军模范单位。

2023年9月,在板烂边境派出所牵头下,以56岁的退休法官卢倩芳为队长,韦艳全、何兰芳、黄录艳、韦妹连为成员的军嫂调解队正式成立。她们凭借“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创新“提前介入”模式——派出所接到纠纷警情后第一时间推送案件,军嫂们与民警共同制定方案,从“被动调解”转向“主动预防”,让矛盾化解在基层。

“叔侄相争六年,军嫂一席话化解矛盾。”这是板烂村村民对军嫂调解队的赞叹。2023年9月,浦欣屯韦某与叔叔韦某亮因10平方米祖传宅基地积怨发生冲突,韦某栽种的香樟树被叔叔拔除。调解队连续5个小时的情理交融,终于让叔侄俩解除隔阂,在民警见证下平分宅基地,握手言和。

2024年11月,那岭屯卢某与黄某因林地界限发生争执。板烂边境派出所民警联合村治保主任、军嫂调解队迅速介入。治保主任携带土地台账到达现场后,在民警的协助下进行耕地测量,在军嫂调解队的见证下划清林地的使用权,经过民警和军嫂调解队的悉心劝导,双方当事人最终就林地界限问题达成协议,握手言和。

2025年3月13日,军嫂调解队与移民管理警察携手深入辖区村屯,开展以“木棉花开法治入怀”为主题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活动。军嫂们充分发挥“乡音普法”的优势,配合民警通过面对面宣讲的方式,将法律条文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

“广西三月三”期间,军嫂调解队还协助村委会组织村民和退役军人一起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大家共跳竹竿舞,共品百家宴,在边境线上绘就“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动人图景。

“板烂村是我们的家乡,能够回到家乡为父老乡亲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感到非常荣幸和高兴。”卢倩芳说。成立以来,军嫂调解队已发放超千份普法材料,成功调解宅基地、林地权属、家庭矛盾等纠纷28起,调处成功率达100%。

如今,军嫂调解队的队伍还在逐渐壮大,成为板烂村“法治护航+民族团结”的生动注脚。她们用军嫂的赤诚与担当,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浓厚氛围。


编辑:李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