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定西法院:创新打造“执破融合”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2025-07-22 10:30:39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志锋 通讯员 陈童灵 韩沛燃

在“僵尸企业”僵而不退挤占资源与困境企业亟需救治的双重压力下,甘肃定西法院锐意创新,打造“执破融合”新模式,构建起“识别-处置-救治-重生”全链条工作机制,既破解了执行难问题,又释放了“僵尸企业”资产。2024年以来,通过“执转破”机制审结案件7件,出清终本案件62件,案件平均审查周期缩短至28天,一案例入选2024年度“全国破产经典案例”。

构建“三精”体系,锻造市场救治“手术刀”

构建“精准筛查—精细评估—精确分类”递进式识别闭环,推动形成“当救则救、应清速清”的市场救治格局。一是精准筛查。依托执行办案系统,动态扫描终本、在执案件,锁定涉及中小微企业、具备存续价值资产的案件,建立“执转破”潜力清单。二是精细评估。组建“执行+破产+行业”专家团队,从资产负债、市场前景、社会影响等多维综合研判,精准筛选“移得出、立得上、破得了”的优质案件。三是精确分类。创新“红绿”分类法:对无挽救可能的“僵尸企业”亮“红灯”,启动破产清算迅速出清;对存在生机的危困企业亮“绿灯”,通过预重整、破产和解实现“破产不停产”,全力守护企业核心价值。在某水电企业清算案中,定西法院创新采用“管理人监督下经营”模式,实现设备升级改造率100%、职工安置率100%。

搭建“四维”平台,打出资源优化“组合拳”

针对财产查控重复、跨部门协作低效等堵点,打造四维协同平台,助力实现破产审判资源的集约化整合与流程再造。一是搭建数据共享平台。打通执行查控系统与破产程序壁垒,共享“总对总”财产调查成果,避免重复劳动,司法成本大幅降低,资产核查周期显著缩短。二是搭建府院联动平台。与税务、市场监管等单位建立定期联席会议机制,协同发力解决税务处理、信用修复等难题,一体高效推进破产案件办理。三是搭建智慧服务平台。常态化应用线上庭审、债权人会议系统,债权人可远程实时提问、表决,参与度与决策效率双提升。四是搭建“公益管理人”平台。采取每2个“执转破”案件为一组指定同一管理人,创设“公益管理人库”,对无产可破的案件优先选任承诺放弃破产费用的管理人,在平衡利益的同时实现破产审判质效跃升。

创建“五链”机制,畅通企业重生“快车道”

打造“制度链、服务链、监督链、修复链、延伸链”五位一体保障体系,助力破解重整程序梗阻、服务断层、监管薄弱等深层问题。一是以制度链优化全流程。出台《立审执破一体化推进执源治理的实施意见》,完善执行移送破产直通、金融税务联办机制,实现“程序空转”向“有效衔接”的转变。二是以服务链精准解企忧。强化“企业视角”,建立重点企业“司法服务专员”制度,“一企一策”精准诊断法律症结,为企业开出“对症良方”。三是以监督链规范管理人。制定管理人履职及考核细则,直击工作留痕难、进度把控难、质量评鉴难三大痛点,以刚性约束提升履职透明与效能。四是以修复链重建信用碑。联合营商局创新“司法+行政”双轨修复模式,建立信用修复“白名单”,推动“失信必严惩,信用可修复”深入人心。截至目前,完成信用修复635人次。五是以延伸链防患于未然。编制发布《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手册》,覆盖股权、合同等9大高频风险领域,已帮助83家企业提前化解经营风险,推动“病后抢救”向“未病先防”转变。

编辑:徐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