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良艺 实习生 韦俊雅 通讯员 傅永新 闭玲玲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司法局紧扣法治政府建设目标,以提供合法合规、优质高效的合法性审查法律服务为出发点,聚焦全链条合法性审查,通过预审反馈、审查调研融合、动态跟踪三项举措,构建起全流程、立体化的法律风险防控体系,有力推动政府各部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法治政府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建立机制 源头治理有效果
“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治理’的工作原则,把预审前置,从源头上把好关。”柳州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梁洪亮介绍,柳州市司法局着力做好机制建设基础性工作,推动出台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提前介入工作办法。
通过建立审查部门与决策承办单位的“预对接”机制,围绕决策事项法定程序履行、核心法律问题研判等内容,开展前置沟通、全程指导和专业服务,实现行政决策从“事后审查”向“全程护航”的跨越升级。在行政决策初期就通过提前介入,指导起草部门严格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法定程序。
针对水安全保障规划、防洪工程管理等专业性强的事项,指导起草部门发挥专家智库作用,确保决策科学性;在幼儿园保育教育费调整、城中村改造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中,建议部门通过开展专项风险评估,有效防范潜在社会风险。建立预审机制,对涉及民生保障、贸易促进、投资发展等重点领域的文件,在部门起草初期,柳州市司法局提前介入审查,及时反馈专业意见建议。2021年以来,柳州市司法局累计对240件征求意见稿开展前置审查,提出260条建设性意见。
审调结合 意见贴合有温度
“批准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范围年代久远,界限已经不太清晰,经过与市司法局就证明材料真实合法有效性多次沟通和现场勘察,在相关部门的协助下,我们终于厘清了烈士陵园的界线。”柳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多年来,柳州市司法局秉持“一线调研、实地论证”的工作理念,变“纸上议”为“实地诊”,有效化解了一些争议较大的复杂事务。在烈士纪念设施与公墓范围界定、采矿权授予争议等事项中,柳州市司法局开展实地走访调研,深入现场了解情况,并多次参加专题研讨会议,通过充分论证分析,形成调研报告,最终提出合法合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后续跟踪 意见落实有保障
“在合法性审查中,我们不仅做好前端工作,更注重后续的动态跟踪,以确保意见的执行效果得到落实。”梁洪亮说,柳州市司法局探索建立常态化参与政府常务会议机制,对于审查过的决策文件报送政府集体讨论会议审议,通过跟踪听会,及时调整重点工作事项。同时,对于提出的意见建议,部门有疑义的,到部门走访、电话联系,及时与部门沟通,做好解释工作,协助部门调整思路,修改决策。
2021年至今,柳州市司法局累计完成1457件涉法议题文件审查工作,均在5个工作日内出具审查意见,审查及时率达100%。同时,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政府法律顾问在市政府重大项目招投标、合同协议及法律文书审查修改等关键环节发挥作用。四年来,法律顾问累计履职378人次,为政府依法行政提供法律支撑。
编辑:李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