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贵港创新“红格云哨” 筑牢平安防线

2025-07-21 16:35:0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良艺 通讯员 叶小燕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公安局龙头山派出所开展最小应急联防单元“红格云哨”演练,以港北区体育中心莲花广场“有人闹事”为模拟场景,应急联防单元3分钟内抵达现场,派出所4分多钟赶到处置,展现了高效的应急处置能力。

党委领导公安牵头社会参与 协同群防共治

为有效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及做好治安防控,贵港市深入落实新警务理念,创新推出“党委领导、公安牵头、社会参与”的协同群防共治体系——社会面治安防控最小应急联防单元“红格云哨”。该体系通过协同共治理念和科技手段整合社会资源,聚合多方力量,着力解决突发事件先期处置“空档期”、警力不足、响应滞后等“瓶颈”难题,为构建平安贵港建设提供支撑。

据介绍,“红格云哨”是在贵港市公安局构建校园“多户联防”和“警保联动”的基础上打造构建,当前,“红格云哨”已整合中小学幼儿园、医院、党政机关等最小应急单元。其以“小单元”撬动“大资源”,通过“平时服务、急时应急”的原则,构建“1分钟自救、3分钟互救、5分钟增援”的联防联控体系,推动治安防控从“单兵作战”向“联防联控”、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型。

科技赋能联防联控 以点带面覆盖

为推进“红格云哨”建设,贵港市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公安机关主导、社会力量协同”定位及相关标准。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贵港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建锋和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杨海强任召集人,市公安局牵头协调;各县(市、区)参照建立联席会议,明确属地责任,由公安(分)局主导实施;公安负责最小联防单元资格审查、培训演练、指挥调度,受派出所监督指导。多部门按职责保障,依“单位组建、社会参与”原则,形成“专群结合”防控网。

建设伊始,贵港市公安局制定建设标准,按场所风险等级将联防单元科学规划布局,实行“十统一”(统一名称标识、人员编组、装备配备、响应流程等),截至7月10日,配备公网对讲机2639台、防护装备2013套。同时加强标识管理,张贴“平安贵港+最小联防单元”标识,成员佩戴统一红袖章,张贴率达100%。

贵港市搭建集公网对讲、AI分析等功能的“红格云哨”指挥平台,实现可视化指挥和“一图统览、一呼百应”快速联动功能,全面提升实战功能和防控效能。通过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推动,以港北区为试点验证“一图调度、多方联动”模式后,逐步推广至全市,在各县(市、区)各选1-2个派出所试点建设。截至7月10日,已覆盖5个县市(区),公安机关组织开展20多场培训、30多次“红蓝对抗”演练提升技能。

响应和防控效能显著提升 平安前沿阵地

贵港市最小应急联防单元成员佩戴统一红袖章,日常开展巡逻防控,发挥防范和震慑作用;紧急、突发和关键时刻快速响应,实现互救与应急处置。通过“1-3-5分钟”快反机制,有效处置突发警情,减轻基层警力压力。目前,累计处置突发警情127起,基层警力处置压力减少30%。

在港北区试点区域,港北辖区街面警情和校园周边纠纷类警情明显下降,4-6月份街面警情同比下降37.5%,校园周边纠纷类警情减少43%。重点场所覆盖率和治安复杂区域布防密度大幅提升,形成严密的治安防控网络,重点场所覆盖率达100%,治安复杂区域布防密度提升至83%,园区和社区村屯等提升至65%。社区警情分流率和民警处警响应时间得到优化,社区警情分流率提高至25%,民警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42%。

今年以来,贵港市建成“红格云哨”1908个,覆盖学校、医院、商圈等重点场所,充分发挥了快速响应和联防联控作用,贵港全市刑事、治安110警情同比分别下降23.42%、22.27%。

下一步,贵港市公安局将立足实战实用,坚持按照“边推进建设、边完善机制、边发挥成效”的原则,深化“红格云哨”建设,以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编辑:李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