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小表格”撬动“大效能”

​天水法院开展“两状”示范文本推广周活动

2025-07-21 11:06:0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志锋 通讯员 吕晋阳

10条刚性举措压实责任、50余场精准推广直达一线、7家基层法院硬件同步升级、20条建议立行立改……7月7日至7月11日,一场以“小表格”推动司法为民“大变革”的活动,在甘肃省天水市两级法院全面铺开。这场活动,是天水中院为全面推广最高法会同司法部、全国律协近日发布的第二批67类“两状”示范文本,进一步便利群众诉讼,提高纠纷解决效率,保障公正高效的司法审判,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落细在司法领域而精心部署。整场活动以表格式文书为支点,通过系统部署、精准推广、硬件赋能、闭环整改、诉调融合等五个方面,让司法服务从“纸上规范”走向“群众身边”。

强化制度保障,十项举措构建全市“一盘棋”。活动启动前,天水中院制定下发《关于在全市两级法院深入推广应用“两状”示范文本的通知》,提出涉及人员配备、硬件升级、服务保障等十条工作举措,将示范文本推广应用与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加强先行调解一体落实,搭建起了活动的整体推广框架。文件下发后,全市7家基层法院高度重视,48小时内积极研究部署,与市中院同向发力,全面开展落实。

硬件配置革新,诉讼服务实现“零障碍”。第二批“两状”示范文本涉及9大领域67类纠纷,为确保当事人快速查找、调取所需纸质或电子文本,全市两级法院均在立案区域科学设置“审前准备区”,采取“分区摆放、按类入目”的方式将常用示范文本置于填写台处,同时配备预装电子版“两状”示范文本的专用计算机、打印机、便民文具箱等,方便群众及时取用、填写及打印。用时,还设置有专门指导工作人员,为有需要的当事人提供法律释明、电子表格扩容、现场填写、随时打印等“一站式”服务。此外,针对网上立案使用“两状”示范文本相关问题,两级法院均安排专人负责在线指导填写及审核,帮助线上立案当事人足不出户完善立案信息、及时立案。活动开展以来,群众平均填写时间缩短60%。

市级示范先行,基层百花齐放。为提升“两状”示范文本应用率,征集群众意见建议,天水两级法院同步开展了富有特色、灵活多样的集中宣传推广活动。天水市中院立案庭业务骨干组成三个推广小组,首站走进天水市三家知名律所开展推广座谈交流,倡导律师优先使用示范文本,畅通律师对“两状”示范文本的意见建议沟通、反馈机制,并将“两状”示范文本相关资料送达律师手中。麦积区人民法院结合辖区企业多、商事纠纷多发实际,走访多家金融机构、物业公司、中小微企业等,重点宣传“两状”示范文本对高效维权、保护权益的重要意义,讲授涉金融、涉企案件“两状”示范文本填写要点,激发示范文本在商事领域矛盾纠纷化解的效能。甘谷县、武山县人民法院立足辖区农村人口较多、地形复杂、人口分散特点,深入乡镇、村组及社区,将示范文本及下载渠道送到乡亲们手中,着重宣传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先行调解方式省钱、省时、省力还不伤和气的优势,并现场演示填写规范、网上立案方式方法。清水县人民法院将人口流动较大的街道、广场作为集中宣传点,将普法宣传与示范文本推广有效结合起来,耐心细致解答群众遇到的法律疑惑与难题。推广周中,两级法院累计走访律所、企业、金融机构等56家,发放资料2100份。

闭环优化改进,积极回应群众诉求。推广周中,天水两级法院畅通立案满意度评价渠道,积极收集“两状”示范文本应用意见。针对推广中收集的20余条建议,建立“分类处置、问题销号制”,指定专人及时梳理。对属于诉讼服务不规范、不到位问题,及时整改,深入研究改进方式方法,提升诉讼服务精细化水平。针对诉状设计意见建议,定期上报上级法院,为文本优化改进提供有效参考。整改后,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两状”示范文本使用率提高4个百分点。

诉调衔接,示范文本应用嵌入综治中心“全链条”。依托“三调对接”开展以来法院参与综治中心建设契机,天水两级法院实现“两状”示范文本在先行调解、就近立案、网格使用中的“三同步”。在先行调解中,建立“要素式调解机制”,通过典型案例、调解培训等方式引导调解员依托要素式“两状”精准把握争议焦点、开展“清单式”调解,极大提高调解效率。在综治中心法院立案窗口,对使用示范文本的案件开辟“绿色通道”,审查时长可压缩50%。此外,各县区法院派驻团队依托“两状”示范文本主要要素,新编制一批《社区纠纷表格填写手册》,向乡镇综治网格员发放,着力提升“两状”示范文本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中的作用,前端降低成讼率。

编辑:徐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