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一场关乎中国超92%企业的“经济大变革”正式打响!在经济大省江苏,民企是“挑大梁”角色,贡献了超五成的GDP、六成的税收、七成的企业研发投入和社会固定资本投资、八成的新增就业岗位以及九成的高新技术产值。在此背景下,金融机构如何服务好民营经济备受关注。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公布的一季度金融服务民营经济效果评估“成绩单”显示,在22家江苏地区银行同台PK中,兴业银行南京分行一路“过关斩将”,再次拿下“优秀档”,连续4个季度蝉联这一奖项最高级别。亮眼成绩的背后,该行有着怎样的“独家秘方”?
为支持民营经济,兴业银行早有布局。2024年3月,兴业银行就在业内率先成立民营经济部,将支持民企发展写进战略规划。截至今年3月末,民营经济贷款余额超1.7万亿元,较2022年以来增长超55%,服务民企近52万户。
兴业银行南京分行更是一马当先。在7月16日举办的“凝聚‘兴’动力,助民企成长”新闻发布会中,公司金融部(民营经济部)总经理李世钰介绍,截至6月末,分行民营经济贷款余额844.77亿元,较年初增幅7.1%;其中,民营企业贷款余额552.09亿元,较年初增幅9.5%,比同期对公贷款平均增速多增2.8个百分点。这些实打实的数据,全是对江苏民营企业真金白银的支持。
深入调研精准施策
在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领域,民营上市公司江苏某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妥妥的“行业大佬”。作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牛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企业之一,它不仅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还建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年销售额超200亿元,在全球都能“排得上号”。然而,高额的研发和设备更新投入,常常使企业面临流动资金紧张的困扰。
此前,该企业和银行合作时,存在授信方案额度不够用、业务种类太少、贷款期限和经营节奏对不上等问题。兴业银行南京分行迅速采取行动,打出“三步王炸”:首先,战略客户部一头扎进行业研究,把产业链龙头的融资需求摸得透透的,主动找企业财务负责人聊方案,从项目建设、短期资金周转到供应链融资,量身定制产品策略。其次,二级分行领导带队,一趟趟往企业跑,和企业深度沟通,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诉求。该行各部门配合完善材料,加快流程推进,硬是把授信敞口额度翻了三倍。最后,瞅准业务落地的好时机,该行推出科技金融与制造业贷款定价补贴政策,客户经理主动上门对接,最终3亿元中期科技金融贷款顺利到账,企业全年预计还要再提款6亿元。
兴业银行南京分行用实际行动,充分体现了其支持科技型民企转型的决心。这也给其他银行提供了借鉴,只有充分了解行业特点,主动帮企业“减负”,才能让金融“活水”精准浇到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关键位置。
多方协作共担风险
南通的HT公司是民营造船界的领军企业,新订单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交付过两百多艘各类船舶。2024年,HT公司更是拿下地中海航运公司12艘集装箱船的超级大单,单个订单就价值2.2亿美元,整个项目融资需求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然而,船舶订单金额大、周期长,企业需要跨境预付款保函和流动资金支持,而且船东对保函条款、担保银行要求极为苛刻,单一银行难以满足。若无法获得银行保函,订单能否生效都是个大问题。
兴业银行南京分行主动作为,拉上同行“组银团”。一方面,和信审部门紧急沟通,以最大额度申报,争取成为主要授信银行;另一方面,与总行国际业务部门和单证中心全力配合,帮忙找低成本转开保函渠道,逐字逐句修订保函条款。
经过多轮谈判和风险评估,兴业银行南京分行批准了18.6亿元专项授信额度,专门用于预付款保函业务。这场银团融资,由建设银行当“团长”,兴业银行南京分行作为“团员”参与。通过搭建转开合作渠道,既守住了保函核心条款,又控制住跨境风险,顺利开出11.41亿元首笔国际银团保函,累计为企业办理近17亿元涉外保函业务。
这不仅是兴业银行系统内首例跨境银团担保业务,更为民企出海融资探索出一条新路径,通过风险共担、多方协作,有效解决跨境项目融资难题。
政策引领抢抓先机
随着政策的推动,供应链金融成为支持民企的新“赛场”。2023年7月,工信部鼓励银行用应收账款、票据等方式给产业链上游民企“供血”;同年11月,常州市也出台政策,要建一家市级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兴业银行南京分行瞅准机会,以“常链平台”为突破口,开启创新“副本”。
为成功拿下“常链平台”项目,兴业银行南京分行开启“冲刺模式”。得知“常链平台”是国内首个地市级政府主导的项目,对数据安全要求极高后,该行立刻行动。总分行联动沟通方案,向总行和旗下兴业数金“要人要资源”,仅用一个半月就完成系统开发、测试和上线,还推出贴合业务场景的金融产品,顺利成为首家实现融资落地的银行。
如今,兴业南京分行下辖常州分行已帮53家供应商融资2.9亿元,占平台总融资额的70%,成为行业“领跑选手”。然而,在服务过程中,该行发现供应商对电子债权凭证融资成本太高的问题反映强烈。为此,该行创新“魔改”产品,参考票据池和反向保理的特点,设计出“凭证换开银票”的新方案。重点核心企业的头部供应商,只要付0.5‰的开票手续费和0.5%的保理手续费,就能把电子债权凭证换成银票,成本大幅降低,而且银票使用更灵活,得到了客户一致好评。
系统上线后,兴业银行南京分行先是实现电子债权凭证多层级拆分流转融资,让核心企业的信用能传导到产业链最末端;又加入多种风控校验,将放款时间从几天压缩到2小时以内。现在,该行还将推进线上订单融资业务,计划打造“订单-生产-发票-常链签发-常链兑付”的一站式服务,专门解决民企资金周转难题。
这些努力带来了实打实的成效,锚定常州市“1028”产业体系,聚焦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重点行业,兴业银行南京分行下辖常州分行已为125家上下游民企提供融资,供应链融资余额达60.62亿元,打造出十多条规模化供应链;通过金融科技赋能,实时获取企业需求,积累交易数据,不断优化服务;和常链平台的合作,也让兴业银行南京分行在当地赢得政府、企业的一致好评,成了服务实体经济、助力民企降本增效的“模范生”。
股票回购拓宽渠道
作为综合性金融服务“大玩家”,兴业银行充分发挥牌照优势,增强信用和中长期资金供给,为民企提供多元化“接力式”服务,全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
在债券市场这个民企直接融资的重要“战场”,兴业银行把民企当成服务重点,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规模长期在行业里“名列前茅”。同时,兴业银行持续擦亮“投资银行”招牌,通过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债券融资、并购贷款、民企创新支持工具等投行产品,助力民营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截至6月26日,兴业银行已与58家上市公司或主要股东达成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合作并完成公告,贷款上限规模超86亿元,其中民营企业占比约80%。
兴业银行南京分行更是实现了南京地区民企及国企股票回购专项贷款的“双首单”。2024年12月23日,落地南京地区首单民企药康生物股票回购专项贷款;今年4月7日,落地华海诚科股票回购贷款,这也是江苏连云港地区首单股票回购专项贷款;4月14日,落地南京医药股票回购贷款,这又是兴业银行南京分行及南京地区市场首单国企股票回购贷款业务。
截至目前,兴业银行南京分行已与5家上市公司达成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合作落地,合作企业主要包括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公司,有力地支持了上市公司抓住市场机遇降低回购成本,增强投资者信心。
兴业银行南京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在总行支持下,推出“上市公司全生命周期服务方案”,打造涵盖市值管理、转债配资、股权激励计划融资、并购贷款等在内的“一站式”综合化金融服务体系,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商行+投行”战略,助力上市公司优化资本结构、提升长期价值。
服务优化全面覆盖
兴业银行南京分行支持民企的每个案例背后都是实打实的“服务组合拳”——从机制到产品、从线上到线下全方位服务,就像给民企配了一套“豪华大礼包”,每个环节都透着专业与实在。
机制上先铺好路。兴业银行南京分行直接把支持民企写进“KPI”。与总行同步成立民营经济部,将KPI考核跟民企贷款挂钩,出了风险也有免责机制,提高民企不良贷款容忍度,给员工吃了颗“定心丸”。
兴业银行南京分行重点支持汽车零部件、化工及新材料产业链、半导体产业链、船舶制造、海洋装备等上行周期行业,防控光伏、建筑用钢为主的中小钢铁厂等领域风险;扩大科创企业支持范围,强化机电机械行业授信,挖掘半导体并购、大飞机产业链等新兴产业机会。
同时,创新推出普惠连连贷、农批E贷、快易贷、政采合同贷等产品,无论是搞研发的科技民企,还是要出海的制造大佬,都能找到对口的金融产品。
兴业银行南京分行严格落实减费让利政策,能免的费用一律减免;开通微信、兴业普惠平台等线上办理渠道,让企业足不出户就能办业务;积极开展损失分担业务,和各级担保公司、政府合作,减轻企业融资压力。同时,通过大数据风控、银担合作分担风险,既敢给钱又能守住底线,民企借钱放心,银行放款安心。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兴业银行南京分行给民营企业搭了个“全周期成长陪跑班”。从初创期缺钱到成长期转型、从国内市场到海外拓展,每个发展节点都有对应的金融解决方案,给民企配了个“成长导师”——既懂技术研发的“烧钱”痛点,又明白出海拓荒的“保函”难题,更擅长用供应链金融激活整条产业链的“神经末梢”。
在民营经济撑起江苏半壁江山的当下,兴业银行南京分行这种“全勤式”服务早已超越了普通的银企合作范畴。它不仅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鲜活实践,更是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的最佳诠释。(欣仁 汪莉)
编辑:徐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