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莎莎 通讯员 陈婷婷
2023年以来,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人民法院精心打造“菁干英才”优秀青年干警培育模式,由内打破,激发青年干警自主干事创业活力,实现向外蜕变,为人民法院司法事业注入人才“活水”。
理念之变 催生特色育人矩阵
浇树浇根,育人育心。良好的育人机制有如春风化雨,浸润人心。“青年的力量源于内心的担当。如何激发青年干警干事创业活力?重在转变以往被动培育思路,在引路子、压担子、架梯子上分项培育,让青年创造潜能自主迸发。”淮阴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洋表示。
“菁干英才”优秀青年干警选拔思路应运而生。2023年6月,经过“笔试+面试+述职”三轮角逐,首批30名干警入选“菁干英才”培养人选。人才选拔出来了,如何培育才能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呢?淮阴区人民法院深入实施人才培育工程,制定印发《“菁干英才”优秀青年干警培育方案》,规划3年培养目标,科学设置10项培育举措,并细化年度任务分解表。
组建攻坚团队,从30名干警中选拔“攻坚菁才”“创新英才”“争先专才”各10名,根据专业特长和个人意愿纳入综合文稿、信息宣传、调研课题、案例推荐等团队。加强学习交流,打造“菁干学堂”“菁干赛场”平台,开展岗位“学、练、赛”活动,主要领导亲自参与周一“1小时”案例信息头脑风暴短会,与青年干警以“会”为媒、以“研”促谋。目前,该平台已成功举办25期活动,广受青年干警好评并吸引越来越多人才加入。实行动态管理,量身打造个性化实绩档案和培育方案,建立优胜劣汰动态调整机制,促进组织培育与个人成长有机结合。2024年,4名干警因表现突出被纳入“菁干英才”培养人选。
通过不断完善青年干警成长培养机制,健全理论学习制度,突出竞争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引导青年干警不忘来路、戒骄戒躁、沉心俯身,青年干警学习创作热情与日俱增,奋斗信心坚挺,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愈发强烈。
学习之深 锚定目标航向
理论强、业务熟、肯创新,方能明方向、有底气、会发光。“无数革命烈士浴血奋战、顽强抵抗,为这片土地留下了丰厚的滋养,赓续了一代又一代红色血脉。每次来这里,我都充满无尽力量。”在参观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时,干警石睿目光坚定。“菁干英才”理论学习以“小组学习+实境教学”方式锤炼党性修养,在红色影片、红色基地熏陶下为民情怀愈发深厚。
“这个盲盒抽奖类活动涉嫌赌博犯罪,案件比较新颖、对社会有警示意义。”该院刑庭干警周曙旭说。经过审判业务会商会研判,周曙旭将其作为案例选题,形成案例分析报告,明晰裁判理由及要旨,助力提升公众对各类“披着合法外衣”的犯罪行为的识别能力,为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保驾护航。
“从‘红金古秀’彩色法庭创新点子萌发,到三年规划框架搭建,再到细节内容的反复修改、打磨、润色,我都有参与。”谈及创新工作,小营法庭费光明回忆道,“每一项创新工作都不容易,但带来的成就感、满足感、获得感是之前从未体验过的。”
每逢“菁锋论坛”青年干警讨论活动,来自不同岗位的干警畅所欲言,分享着各自的学习、工作、实践故事,在轻松的讨论交流中唱响积极投身法治社会建设的青春之歌。
此外,通过“菁干书苑”“菁干学堂”等学习阵地的打造,建立与高校共培共育学习机制,突出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举办多姿多彩的文艺活动,青年干警学习进取意识不断增强,不学无以立的学习自觉与行动自觉不断强化,目标方向更加明晰。
“其实工作越久越感到本领恐慌,青年干警学习阵地让我慢慢有了信心和底气”“不同庭室间的交流碰撞总会产生新想法新思路,团队默契度也提高了”……干警们纷纷表示。
舞台之宽 静待百花齐放
学习的目的是运用、指导实践。如何让青年干警将所学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与实践相结合,转化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淮阴区人民法院动员青年干警参与司法改革、创新创优、课题研究、综合文稿写作、作风督查、文体活动等重要工作中,组织开展“十大审判业务创新成果”“十佳办案团队”评选、“赓续五四精神 争当时代先锋”团建、“菁锋说”成长论坛、“颂歌献给党 启航新征程”文艺汇演等活动,聚焦综合业务“小切口”开展岗位练兵,在实践中增技能、长才干。
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良好,保障相关零部件企业平稳发展至关重要。“在审理辖区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企业破产案件中,我们坚持‘破产不停产’,灵活采用‘实物出租+货币分配’混合处置模式,实现多赢共赢。”干警孙海洋表示。其审理的案件入选2023年江苏法院破产审判典型案例。
“以案学法,以法定根。论文写作重在研习法律法规、吸收法学理论、彰显个案价值,以案例研究解决法律适用、以法律适用达解民之忧。”在调研课题讨论会上,干警高均谈道。2025年5月,他获评“全省法院调研工作成绩突出个人”,日复一日的理论学习与逻辑重塑让他的调研能力不断突破提升。
“整理信息简报,让我体会到法院工作的‘脉搏’——时效要快、内容要准;学习分析案例、琢磨法理情理,让我看清纸上法律如何落地;撰写材料,一笔一划讲究规范和条理,让我明白细节的严谨。”谈及市法院挂职锻炼经历,干警李亮亮如数家珍,2025年3月他因获全国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论文二等奖(合作撰写)被市法院发文嘉奖。
“心态决定状态、格局决定结局。青春有很多选择,但不要选择最安逸的那条路。那些在深夜写下的文字、啃下的难题,注定会成为你最自豪的谈资。”渔沟法庭干警武国进与团队成员分享自己在综合文字、办案等多岗位锻炼的工作体会。目前,该团队干警合作撰写的17篇通讯在《人民法院报》《法治周报》《中国审判》等媒体刊载;80余篇信息获中办等省市级信息载体采用。
像这样实干出色的干警还有很多,在先进榜样的带动下,淮阴区人民法院“比学赶帮超”氛围正盛。3篇论文在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上获奖,50余篇调研成果在《中国审判》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干警侍海玲先进事迹获《中国审判》感受法官栏目刊载,干警杜浩受邀在江苏省法学会年会上作交流发言,干警漆冲受邀参加法制日报社主办的“书•法”系列活动,22名成员走上中层正副职领导岗位……
“深思远观,运筹帷幄,奋斗始终是青年干警的底色。”刘洋表示,该院将一如既往将青年干警培养放在突出位置,不断优化完善培育机制,推动更多干警在理论学习、干事创业、实践锻炼上行稳致远,努力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铮铮誓言。
编辑:梁梦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