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从武 通讯员 赵书城 桑社会
15时30分,离新疆库尔勒市惠居家生鲜便民市场(以下简称“惠居家市场”)开市还有半个小时。
近日,库尔勒市公安局萨依巴格派出所博爱社区警务室民警李桃、惠居家市场经理庄洪林,顶着38℃的高温走进位于该市天山绿苑小区的便民市场,开展隐患排查和普法宣传。
据庄洪林介绍,市场内有298个摊位,400多人在此就业,这里是周边10余个小区居民的“菜篮子”,日均人流量超6000人次。
“以前,我每天都得往这儿跑五六趟。”李桃告诉记者,这个市场于2008年自发形成,此后规模不断扩大,噪声扰民、私搭乱建、缺斤短两、消防设施不规范等风险隐患随之凸显。萨依巴格派出所日均投入20余名警力在市场巡逻,但各种乱象并未得到根治。
办法总比问题多。2019年,萨依巴格派出所联合社区引进专业市场管理公司,重新规划市场布局,统一搭建摊位,联系市场监管部门设置公平秤,组织警力与市场管理方常态化排隐除患。
走到市场中央摆放的一个大水桶前,庄洪林仔细检查放水开关,对记者说:“这是我们解决的第一个难题。”
据了解,受限于占地面积,市场内道路狭窄,一旦发生火情,消防车难以通行。李桃与庄洪林请来应急管理部门实地勘察,根据对方的建议,在市场中心区域放置3个大型储水桶,并配备强力水泵,能将水喷射出30米远,每个摊位也配了灭火器,消防安全隐患就此消除。
噪声扰民问题接踵而至。
去年5月,有居民向李桃反映,商户普遍使用电动三轮车运货,“倒车请注意”的提示音此起彼伏,影响居民休息。李桃联合市场管理方对商户开展法治宣传,引导其调小车辆提示音量,同时举一反三,对收款提示音量较大的商户也进行劝说。因为解决及时,商户和居民没有因此产生纠纷。
李桃边走边看边提醒,还顺手把各个摊位旁堆积的纸箱码放整齐,防止绊倒行人。在市场西侧的公平秤前,他停下脚步,说起5月发生的一件事。居民王先生买了2斤海鲜,放到公平秤上核重,结果显示屏上的数字为“1”。王先生当即向李桃举报商户缺斤短两,李桃借来商户的秤与公平秤仔细对比,终于解开疑惑:公平秤以“公斤”为单位,而商户的秤以“斤”为单位,因此造成称重结果不一。误会解除后,王先生向李桃竖起大拇指。
“现在公平秤几乎没人用了,商户诚信经营,顾客满意放心。”李桃说,市场生意红火、秩序井然,他的工作内容也从“天天灭火”转为日常巡查和监督,在每日开市的6个小时里,他只需与5名同事一起巡逻,即可保障市场安全运转。
“李警官,你们来啦,我家西瓜刚到货,今天就卖‘反诈瓜’。”路过一个水果摊,老板跟李桃打招呼。
李桃笑着从包里掏出一沓反诈贴,与庄洪林、老板逐一贴在西瓜上。
“反诈贴上印着相关提示,顾客买瓜、切瓜时多看几眼,就能减少上当受骗的风险。”李桃说,去年至今,他们在市场里的西瓜、打包盒上贴了3万余张反诈贴,周边小区电信网络诈骗发案率呈下降态势。
刚忙完,正好16时,开市!顾客如潮水般涌入市场,叫卖声、讲价声渐次响起,热腾腾的烟火气中,平安守护还在继续……
编辑:李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