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厚植沃土让企业“枝繁叶茂”

新疆巴州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5-07-18 10:20:0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从武 通讯员 古雪丽 罗兰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辖区47万多平方公里,是我国陆上面积最大的地级行政区。

近年来,巴州政法机关以制度创新破壁垒,以精准服务疏堵点,用实实在在的“营商温度”培育出“近悦远来”的发展热土,让十余万家经营主体在“华夏第一州”落地生根、梦想开花。

服务有温度 办事更高效

当前,巴州政法机关正经历着一场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变。

6月19日,轮台县公安局群巴克派出所副所长郭俊元以“驻企警长”的身份,走访位于拉依苏工业园区的华电轮台热电有限公司。

每年5月至6月是这家公司的检修期,用工需求旺盛。

“新来务工人员的居住证都办好了吗?”郭俊元询问该公司副总经理金志国,得到肯定答复后,又提醒了一句,“别耽误买工伤保险。”

拉依苏工业园区目前有77家企业,员工超过3000人。轮台县公安局为其量身定制“园区警务”,设立警企联络站,配备“驻企警长”,定期深入企业盯生产、问需求,做宣讲、帮解纷。

截至目前,巴州公安机关已在全州设立12个“警企联络室”,74名派出所负责人担任“驻企警长”“项目警长”,点对点服务企业,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巴州检察机关搭建检企沟通平台,服务保障民营经济联络室通过“把脉开方”和“跟踪监督”双轨并行,“全周期”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2022年,尉犁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走访得知,某企业由于客观原因未及时办理特种行业许可证,受到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处罚。经调查,检察官认为该部门处罚依据不足、程序不当,依法向其制发检察建议书。之后,行政处罚决定被依法撤销。

“我们将持续通过个案监督促进执法规范化,维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尉犁县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王守砚表示。

巴州两级法院开辟涉企“绿色通道”,对涉企案件实行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2024年涉企纠纷平均审理周期缩短至28天,调解成功率达75%。

巴州司法行政部门组织律师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法治体检”,推广诉前调解、行业调解、商事仲裁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让企业省时、省钱、省心化解纠纷。

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巴州政法机关用司法暖企的具体实践,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写下生动注脚。

监管讲尺度 执法更规范

法治既是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又是营商环境的制度动力和根本保障。

近年来,巴州政法机关以“精准监管、包容审慎”为原则,创新推行差异化执法监管机制,努力在严格执法与柔性监管之间寻求平衡。

巴州司法局督促指导21个州级行政执法部门制定并公开“四张清单”,明确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和免予行政强制措施的情形。

巴州公安机关推行柔性执法,对企业一般性违法行为以教育整改为主,慎用停业整顿等严厉处罚手段。对案情简单、情节较轻的涉企治安案件,80%以上通过调解方式处理。截至目前,巴州公安机关已对300余家企业适用“首违不罚”“轻微免罚”等措施,实现执法力度与服务温度有机统一。

为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巴州两级法院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对经营困难企业采取“活封活扣”措施。

在一起借贷案件执行中,执行法官发现被执行人某企业经营状况良好,若一次性强制还款,可能影响其发展。为平衡双方利益,法官邀请申请执行人到某企业实地查看,促使双方达成执行和解。之后,在执行法官的跟踪督促下,某企业提前付清欠款,案结事了。

2024年初,博湖县建立“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检查机制,优化整合26个部门26项执法事项,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现在各单位组团来检查,不到一小时就结束了。”博湖县蓝翔水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孙小庆告诉记者,新的执法方式让企业能够放心干事、专注发展。

据博湖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副局长骆建鑫介绍,推行“综合查一次”以来,检查频次同比减少69.97%,共排查隐患178个,同时跟进指导整改工作,惠及经营主体107家。

改革促发展 护企更有力

“以前办公章刻制和特种行业备案要跑几个地方,至少花半天时间,现在一个公安窗口20分钟全搞定,太方便了”4月6日,某商贸公司负责人李女士体验库尔勒市政务服务中心的“一窗通办”服务后连连称赞。

法治化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软实力”,需要“硬措施”来托底。

2023年以来,自治区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50条措施及攻坚突破行动实施方案相继出台,巴州政法机关大抓落实,以政务服务改革推动营商环境提升。

巴州公安机关推行错时延时预约、“一窗通办”等机制,打破警种业务壁垒。通过“三减三免”改革(减时限、减环节、减材料,免重复提交、免多头跑动、免现场等待),居民身份证办理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特种行业办证时限、环节和材料压减比例分别达50%、30%、45%。

巴州司法行政机关深入开展涉企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性文件清理工作,切实为企业松绑减负。同时,完善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严把涉企重要文件、重大决策和重点项目合法性审查关。2024年至今,巴州司法行政机关完成巴州人民政府交办的151件文件协议审查,提出法律意见建议268条,为政府依法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对企业创新需求,巴州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巴州市场监管局成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心,2024年审结商标侵权、不正当竞争案件112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300万元。推出“法治服务云平台”,集成风险预警、合同模板、案例检索功能,企业用户突破1200家。

司法安企,成于“协同共治”。巴州中院深化府院联动机制,建立企业破产处置“1+N”协同平台,一批企业通过重整程序获得新生。

其中,库尔勒某建材公司负债6亿元濒临破产时,法院采用破产和解方式,定制偿债方案,使该公司转危为安。

“这是真金白银的挽救,有这样的发展环境,我们会一直往前冲。”该公司副总经理桑建明感慨道。

数据显示,2018年至今,巴州两级法院通过破产程序盘活企业账面资产115亿元,引入重整资金33亿元,化解债务与不良贷款18亿元,释放土地2.3万余亩,稳定就业4600余人。

“只有筑牢法治根基,企业发展才能枝繁叶茂。”巴州党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巴州政法机关将以更大力度推进制度创新,以更实举措提升服务效能,以更优生态激发市场活力,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让各类经营主体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安心经营,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编辑:李纪平